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治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种权力的非制度化运作现象,即权力的运作既不按照各种正式制度运作,也不按照所谓的“非正式制度”运作,而是根据权力主体的意志游离在各种规范之间,体现出一种随机性任意性的非制度化运作模式。
文章基于一场学术实验的背景,用“讲故事”的方式,描述了实验村大黄村村治过程中权力的运作方式。试图运用“过程一事件”的技术策略,揭示权力如何以非制度化的程式运作,同时初步解答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由于学术实验中学界、媒体、地方政府、村庄的多方参与,使得大黄村治理过程中权力的非制度化运作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放大,成为一个良好的研究样本。
通过对实验进场、以及实验开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两个事件——修建山坑公路和试点“村务监事会”的讲述,可以看出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不同权力关系中的权力主体,如何运用自己掌握的资源,通过对不同权力逻辑的运用,让权力以非制度化的运作模式服务于自己的利益要求。
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理解乡村治理中权力的非制度化运作现象要从三个递进的问题着手:首先,制度化水平低下是权力非制度化运作的基本原因,缺乏制度①规约的权力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会按照权力主体的意志运行。其次,压力型体制下权力主体利益实现手段的有限性,是权力非制度化运作的直接成因。压力型体制导致乡村治理过程中各权利主体利益的实现大多只能通过实现压力型目标而完成,在制度化水平低下的治理环境中,强化了权力的非制度化运作。最后,制度化水平低下和压力型体制下的“利出一孔”,都要放在国家与社会关系大变革的背景下去理解,村治中权力非制度化运作的终极本质是国家对基层社会控制力的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