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疾病CT影像学特征,并与颅内压(ICP)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索并形成可预测ICP的改良CT评分量表,用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根据纳入标准,收集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行单纯的有创ICP监测(Camino、Codman脑室型或脑实质型装置)的患者,无再行其它手术。患者在ICP探头置入后24小时内统一进行颅脑CT平扫。将患者颅脑CT平扫的影像表现通过CT影像学评分表转化为数值,并与CT检查前60分钟内的ICP平均值(每10分钟读取1次ICP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纳入分析的CT影像学特征包括在本文的6个评分量表的各个分项,基础CT评分量表为RotterdamCT评分量表(见表1),为进一步提高改良CT评分量表预测ICP的价值,每次增加或改变一个基础评分量表变量,在Rotterdam CT改良评分表的基础上增加了:“脑沟脑回的改变”这一项形成新改良CT评分量表-1(见表2);在Rotterdam CT评分量表的基础上将“硬膜外脑损伤”改为“幕上血肿”“幕下血肿”两项形成新改良CT评分量表-2(见表3);在Rotterdam CT评分量表的基础上改进了“中线移位”这一项形成新改良CT评分量表-3(见表4);在Rotterdam CT评分量表的基础上将“脑室内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两项形成新改良CT评分量表-4(见表5)。将所有的改变因素组成了改良CT评分量表-5,然后对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进行重新评分,每次评分均由我院高年资主治医师或高级职称的医师两人同时进行评分,如出现评分值有差异,则另外请两位医师重新评分,取评分值相同的与ICP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结果:共有66例病例纳入研究。单因素相关性分析通过各个量表转化的CT评分值均与ICP具有相关性,而多因素分析量表中各个分项与ICP是否具有相关性暂未查到相关证据,这也是本文的不足之处。Rotterdam CT评分量表与ICP相关性系数为r=0.545(P<0.01),有强相关性。改良CT评分量表-1相关性系数为r=0.845(P<0.01),有强相关性。改良CT评分量表-2相关性系数为r=0.472(P<0.01),有强相关性。改良CT评分量表-3相关性系数为r=0.498(P<0.01),有强相关性。改良CT评分量表-4相关性系数为r=0.472(P<0.01),有强相关性。由以上统计结果可知:改良CT评分量表-1较Rotterdam CT评分量表的相关系数增加了0.300;改良CT评分表-2较Rotterdam CT评分量表的相关系数减少了0.073;改良CT评分量表-3较Rotterdam CT评分量表的相关系数减少了0.047;改良CT评分量表-4较Rotterdam CT评分量表的相关系数减少了0.073。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改良CT评分量表-1的相关性最强。而改良CT评分量表-2、改良CT评分量表-3、改良CT评分量表-4所得相关系数有小幅度下降。而我们将所有的改变因素组成了改良CT评分量表-5再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的相关系数r=0.453(P<0.01),相关系数仍有小幅度下降。故重点对改良CT评分量表-1进行分析,为了便于指导临床治疗,将ICP值分为三级:当ICP小于15mmHg时,颅内压在正常范围;15mmHg<ICP≤20mmHg时考虑颅高压,但此时可予加强临床观察,暂不需进行降压处理;当ICP>20mmHg时则需进行临床干预。与改良CT评分量表-1所得的CT评分值的对应值进行等级相关性分析r=0.729(P<0.01),具有强相关性,再将分级后各个层次的ICP与所对应的CT评分值分别进行单极相关性分析均具有强相关性(见表8):当ICP≤15mmHg与对应的CT评分值的相关系数r=0.520(P<0.01);当15mmHg<ICP≤20mmHg与对应的CT评分值的相关系数r=0.758(P<0.01);当ICP>20mmHg与对应的CT评分值的相关系数r=0.704(P<0.01)。结论:CT影像学特征与ICP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改良CT评分量表:改良CT评分量表-1能够较好的预测ICP值。CT影像学评分超过5分时提示ICP值超过20mmHg,需进一步进行外科干预,因此改良CT评分量表-1对临床治疗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