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并借助运动训练学及相关学科理论,对北京市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培养问题进行研究。首先,调查分析了北京市各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如运动员的年龄结构、运动员的训练年限、顶尖运动员的高校分布情况、运动员入校前后的运动成绩变化等情况,认为:北京市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平均年龄与训练年限较低,尚未达到成绩的黄金期,仍有潜力可供开发;运动员入校后,其运动成绩与等级普遍有所提高,表明北京市高校田径运动训练机制是较为科学的;北京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中的顶尖运动员主要分布于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六所首都院校,此类高校田径运动成绩的培养机制是值得其他院校所学习的。其次,调查分析了北京市各高校田径教练员的基本情况,如教练员的年龄结构、教练员的执教年限、教练员的学历情况、教练员的职称级别、教练员的执教动机与运动等级等情况,认为:北京市高校田径教练员的年龄结构与执教年限,能够反映出该执教群体正处在事业发展的优势时期,宜于抓好高校田径运动的执教工作;北京市高校田径教练员均已达到了本科以上学历及中级以上职称,表明此类教练员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与较高的执教能力;此类教练员的执教动机主要表现为“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提高高校田径运动水平”等方面,而该动机对不断提高教练员执教成绩具有积极的意义;就教练员运动成绩而言,有82.61%的教练员达到了国家一级以上的运动级别,表明大部分教练员具有丰富的运动训练与比赛经验,能够为其从事教练工作提供相应的专业经验与技术支持。再次,本文对北京市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专业课学习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认为:北京市大部分高校为了统一排课、统一编排教学计划,以自主决定的方式为运动员安排所学专业,降低了运动员专业理论课的选择性与学习兴趣;大部分高校田径运动员的上课方式主要有三种,即与相应专业的普通大学生一起上课、集中相同专业的运动员一起上课和两种方式同时采用的方式上课,而每种授课方式都具有相应的优缺点;高校田径运动员入学后采用学分与学年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培养,其学年一般为4—5学年,学分为135—190学分,周课时数为6次课左右,并会随着学年的增加逐渐减少课时数量;北京市大部分高校并未设置运动员误课的补课机制,运动员误课后一般会采取自学或找教师补习的方式进行补课,但效果较差;大部分高校田径运动员利用学训余暇进行自学的时间较少,需要校方制定相应管理措施或辅助教学手段,提高运动员参与自主学习的动机与意识。之后,本文调查分析了北京市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训练与比赛情况,认为:目前高校运动员对田径训练持有较高的积极性,但其训练时间与周训练次数相对较少,而随着学年的增加会提高其训练的时间与次数;在课余时间内,大部分运动员安排了自主训练活动,但此类训练缺少科学性,需要教练员加以指导;北京市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条件,虽然基本能够满足训练需求,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训练经费与国家相关政策要求相比存在不足、部分高校场地设施欠佳、未注意运动员的训练心理辅导与营养膳食的安排。最后,本文分析了北京市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本文认为,田径运动员培养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表现为:课程安排不够合理、部分高校领导重视不足、教练员执教经历单一、专职程度偏低、学训矛盾突出、场地设施与经费不足、缺少训练心理与态度的培养机制、参赛机会少且赛事水平低、管理不规范不科学等,并提出了合理安排专业,提高运动员自主选择性;宣传体教结合办学的优点,提高领导重视;支持教练员参加培训,不断提高其执教能力与专职化程度;完善理论课教学机制,解决学训矛盾;拓宽资金筹集渠道,改善田径训练条件;完善心理培训机制,进一步提高运动员训练积极心态;不断创造参赛机会,提高赛事水平;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绩效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