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剖析2015年~2019年南京市登革热流行特征,建立登革热传播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及时了解南京市登革热流行趋势、高危人群、高风险地区及登革热防控关键控制点;通过对白纹伊蚊野外种群开展杀虫剂抗药性实验,掌握南京市登革热媒介伊蚊抗药程度,并从单项耐药的分子机制及交互抗性等方面提出登革热科学化防控的新思路。研究方法:1.流行特征分析:检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库下载2015年~2019年登革热病例信息,检索全球登革热疫情相关文献;描述疫情数据的三间分布,了解国内外登革热流行情况及特征;分析国内外疫情关联性,探索流行特征差异性原因。2.构建风险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定量多元分析思路将归一化病例数据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相关矩阵;通过碎石图判断提取主成分个数,计算成份矩阵;通过Kaiser正交旋转法建立旋转因子载荷矩阵,计算特征向量;通过主成分表达式,计算成分得分,确定评价因素权重;通过本地传播风险综合评价,获得登革热风险影响因素顺位、高危人群及高风险地区。3.抗药性实验及机制分析:采用蚊虫浸渍法对白纹伊蚊野外种群进行抗药性实验,通过毒力回归线法拟合PROBIT模型回归方程;计算半数死亡浓度和抗性倍数,掌握南京市白纹伊蚊抗药严重性。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对南京市2015年~2019年报告的登革热病例信息进行分析,既往5年南京市登革热发病数快速上升,6~11月为本市登革热发病高峰期,6月为次峰,9月为主峰;主要境外输入来源国为泰国和柬埔寨。2.流行特征分析显示,2011年之前,我国登革热发病数控制在500例以下,2014年出现登革热大暴发,病例数达4万余例,2015年快速下降至基线水平,2016年之后发病数逐年增多;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登革热疫情对我国影响较大;泰国每年6~8月的雨季是登革热流行高峰,男女患病风险相似,15~24岁为高危年龄组,病例死亡率较高;柬埔寨登革热发病率约为1%,国家登革热监测系统只针对儿科和住院病例,8岁儿童发病率最高。3.登革热风险综合评价顺位显示,登革热风险第一主成分为蚊媒因素,其中蚊媒密度指标风险较高;第二主成分为气象因素;第三主成分为易感人群因素;第四主成分为医疗因素;蚊媒密度与应急处置为南京市登革热本地传播风险评价关键控制点。4.风险模型综合评价得分显示,男性登革热风险大于女性,农民和离退人员风险较高;北部郊区(六合区、江北新区、浦口区)和主城东部(玄武区和栖霞区)为高风险地区。5.抗药性实验显示,南京市白纹伊蚊野外种群对溴氰菊酯和双硫磷的抗性倍数分别为8.19和9.52,呈低抗(+),对氯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1.35和14.28,呈中抗(++),对仲丁威的抗性倍数为52.68,呈高抗(+++);徐州市白纹伊蚊野外种群对双硫磷抗性显著高于南京市,抗性倍数高达88,其余药剂抗性均低于南京市。研究结论:1.2015年~2019年南京市输入性病例数快速上升,应给予高度重视;近三十年来,国内外登革热流行速率均存在加快趋势,我国除1992年和2014年出现的登革热本地病例大暴发之外,大体仍呈现每隔两三年出现一次登革热发病率升高的趋势;国内外疫情趋势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整体呈现正相关,各国需加强登革热国际间联防联控合作机制,以防止登革热地区性流行区在全球进一步扩大。2.南京市登革热防控关键控制点为蚊媒因素,应加强媒介控制技术人员培训力度,提高登革热蚊媒应急处置的规范性,落实应急处置效果,切实降低区域蚊媒密度,切断登革热传播途径。针对高危人群加强宣教,针对高风险地区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可提高登革热防控效率,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3.登革热媒介伊蚊目前已对常用杀虫剂产生不同程度抗性,在未来的现场防制过程中,应结合抗性实验结果,换用低抗或轮用杀虫剂,积极保护敏感基因,将抗性持续控制在较低范围内,防止媒介伊蚊对高抗杀虫剂的抗性进一步升高,导致防制失败。4.分子机制现已是伊蚊抗性研究的重要方向,单耐药与交互抗性的机制研究仍待进一步挖掘,今后可用于药剂开发,探索基于分子生物学基础的防蚊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