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监测一般包含方案制定、样品采集、保存运输、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及评价等环节。但待测目标物在运输、保存过程中存在化学形态转化、生物利用、浓度变化、玷污等缺陷,使实验室测定的结果与实际值存在差异;同时,过程耗时偏长,不仅无法满足大尺度、高频度的监测需求,更无法解决短时/瞬间过程的监测问题。为此,研制车载、船载等现场、实时监测仪器成为环境监测领域的现实需求。 结合元素及其形态分析技术的最新进展,本论文在商品化SK-830火焰原子荧光光谱(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er,AFS)分析仪器的基础上,通过对其进样方式、原子化器的改进,使其更适合应用于现场分析。研究工作选取氢气-空气火焰为原子化火焰,气动雾化进样,课题组前期研制的微秒脉冲供电(Microsecond pulsed,MP)空心阴极灯(Hollow cathode lamp,HCL)为激发光源,成功搭建了MP-HCL激发的火焰原子荧光光谱仪实验室样机,以期能够解决水体中As、Hg、Sb等元素的现场测定。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该样机可实现As、Hg、Sb等元素的测定,也可与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LC)联用实现元素形态分析;该样机对元素测定的稳定性、检出限、线性范围良好,基本具备了现场监测分析仪器的特征。论文主要分为四部分: 1)第一部分为论文绪论。对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特点,仪器结构及仪器的进展进行了概括;并在现场监测仪器需求的基础上,提出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方案。 2)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拟研制的MP-HCL火焰原子荧光光谱仪的改进方案,并对MP供电电源的性能进行评估。在现有金索坤SK-830火焰原子荧光光谱商品仪器的基础上,选定氢气-空气火焰为原子化器、气动雾化进样、MP-HCL为激发光源,对商品仪器各功能模块进行改造、重新设计及研制,搭建了实验室样机;对MP-HCL的发射光谱进行了研究,测试实验室研制的MP电源的性能,着重评价MP-HCL作为火焰AFS激发光源的可行性。 3)第三部分对搭建的MP-HCL火焰原子荧光光谱分析装置的性能进行测试。通过对原子化器、气动雾化器、MP-HCL激发光源以及检测电路等工作条件的优化,选定系统各部件的最佳工作参数;对As、Hg、 Sb等元素测试结果表明,搭建的MP-HCL激发光源可达到预期目标,HCL可稳定工作于频率100~1000 Hz、脉冲宽度8~40μs、峰值电流50~750mA;此外,为减小进样系统的死体积、增强气流的稳定性,选定的环形雾化室(Dount-shape chamber)可使氢火焰稳定燃烧,减小火焰的波动;系统的稳定性良好,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deviation,RSD)小于2.4%(100μg/L,n=7),检出下限(3σ)为As3.59μg/L,Hg2.43μg/L,Sb3.06μg/L,各元素荧光强度在50~1000μ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另外,将研制的原子荧光光谱分析装置与液相色谱联用,可实现砷元素的形态分析;对As(Ⅲ)、As(Ⅴ)、MMA、DMA的分离、测定结果表明,系统对各形态砷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3%(500μg/L,n=3),检出下限为30.94~93.83μg/L,并对紫菜实际样品中砷形态进行了分离测定。 4)论文第四部分,总结了MP-HCL火焰原子荧光光谱仪实验室样机的研究成果,并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后续工作的展开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