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战文学”指的是反映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战争的文学作品,它是直到新时期才从革命历史题材文学中独立出来的文学题材。“十七年文学”中的抗战文学塑造了具有高度同一性的“鬼子”形象,存在着脸谱化和刻意丑化的缺点。在新时期以来的抗战文学中,日本人形象有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可以分为:“鬼子”含义的衍化;有血有肉的“人类”形象;作为强大对手的军人形象和文化冲突中的日本老兵形象。新时期文学受人道主义思想影响,对日本人的形象塑造注重人性的挖掘。表现在:一些作品虽然沿用“鬼子”套话,但是“鬼子”的个性鲜明,形象立体;“人类”形象由最初简单的善恶二元对立,发展为对日本人渴望家庭温暖的理解,还塑造出性格多元的日本人形象,既有残忍的兽性一面,又有尊重文化、艺术的人性一面,还有一些作品中的日本人开始自发地反思战争,初步具有了反战思想;军人形象的塑造中既正视对手的力量,又摒弃了阶级决定论的分析方法,而且将曾经讳莫如深的慰安妇形象进行严肃认真地书写;通过中日两国文化差异的分析,思考日本老兵顽固思想产生的原因。本文进而分析日本人形象塑造中的问题,首先是作家普遍对日本国民性认识有限,因此本文对日本的国民性进行浅析;其次,民族情绪限制了日本人形象的塑造。任何民族都有民族情绪,它能够让民族凝聚,具有向心力。但在对外关系中,民族情绪也容易让人失去理性的判断力和分析力。日本人形象的塑造在民族情绪的影响下,容易失去真实性和深刻性;最后,反战文学是中国抗战文学的最终归宿,以反战为主题的抗战文学要求对战争的反思和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在这一主题下,日本人形象的塑造必然会更为真实和丰富。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认为,异国形象并不是对异国完全客观真实的再现,而是作家的主观认识,异国形象的塑造是“本土”对异国总体想象物的一种表现。从对新时期抗战文学中的日本人形象的梳理,可以看到中国人对战争的思考和对日本集体想象的变化。未来抗战文学的发展和对战争反思的深化,会为日本人形象的塑造提供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