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核桃干枯病的病原鉴定及野外防治的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Mr_Sun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核桃作为皖浙山区支柱产业之一,为地方林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林农经济增收的命脉。但山核桃的有害生物已经成为制约山核桃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在安徽省宁国市山核桃主产区发现一种新的真菌性病害——干枯病,通过资料查阅,我们已经认识了以下几种山核桃病害,分别为:山核桃叶部褐斑病、山核桃枝枯病、苗木根腐病及山核桃溃疡病等,但对山核桃的干枯病还未见过报道。山核桃干枯病常见于主干、主枝,病斑开始较小,近圆形,扩展相对缓慢。为了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我们在实验室中对能防治山核桃干枯病的杀菌剂进行了筛选。为明确该病病原菌,我们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根据形态学特征和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r DNA-ITS)序列对病原菌进行了鉴定,通过柯赫法则对代表菌株的致病性进行确认,同时研究了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并且,为确定有效防治策略,我们在微生物防治重点实验室中对山核桃干枯病的杀菌剂进行了筛选,最后选出2种杀菌效率较高的杀菌剂在山核桃林间实施了防效实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山核桃干枯病的病原鉴定:通过形态学特征和r DNA-ITS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分离自山核桃干枯病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通过林间致病性测定加以验证,确定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为山核桃干枯病的病原菌。对该菌生物学特征研究显示:该菌能在温度4-40℃下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能在SDAY、1/4SDAY、PPDA、PDA这四种培养基中生长,最适合该菌生长的培养基为PDA培养基。2.山核桃干枯病杀菌剂筛选:对山核桃干枯病病的病原菌进行了常见9种低毒、高效杀菌剂的离体抑菌活性测定。通过实验结果表明,购买的9种杀菌剂对腐皮镰刀菌菌丝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但各药剂间的抑制强度有所不同,抑制作用最强的是苯醚甲环唑和绿亨一号,其EC50分别是0.10ug/m L和0.38ug/m L。抑制作用最差的是敌克松一号,其EC50为19.18ug/m L。因此,选择苯醚甲环唑和绿亨一号作为山核桃干枯病病的林间防治药剂。3.山核桃干枯病林间防效试验:我们对2种杀菌效率高的杀菌剂采用树干打孔注药、刮除病斑后敷无纺布杀菌剂、喷雾及树干打孔注药+刮除病斑后敷无纺布杀菌剂这4种用药方法来研究,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和绿亨一号对山核桃干枯病病斑的扩展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但4种方法用药方法的防治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防效最高的为树干打孔注药+刮除病斑后敷无纺布杀菌剂使用2种药剂的防效分别为85.4%和87.9%,其次为树干打孔注药防治法,使用2种药剂的防效分别为74.4%和80.2%;第三为刮除病斑后敷无纺布的方法,防效分别为52.0%和57.4%;喷雾防治方法防治效果最差,仅为30.1%和36.5%。在比较4种防治方法后,明显可以看出两种用药方法结合使用更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其他文献
碳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对我国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日益显著,森林碳汇量的相关研究愈加重要。传统的森林碳汇量测算方法耗时耗力,执行起来非常困难,所以研究一种准确且适合区域树种的碳汇预测模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减少测定碳汇量的外业工作量,需要建立精度高、适用区域树种的碳汇动态预测模型。本文以鲁中山区为例,利用现有的鲁中山区样地和解析木数据,构建各树种胸径、树高生长方程和单木碳汇预测模型,通
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属金缕梅科枫香属落叶乔木,是南方著名的秋色树种,也是我省阔叶林中的优良先锋树种。近几年,被广泛应用到云和县三沿景观林建设中,用于林
凋落物作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一环,是连接植物与土壤的纽带。在温室效应和酸沉降日益严重的今天,对它的研究具有更加重要的实践意义。为探究凋落物生产量及其与林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