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村庄公共性建构 ——以D市S村为例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20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农业税改革与乡村体制改革,切断了村民与政府之间的强权纽带,基层政权缺乏制度性交流渠道,对农民的组织和动员能力也随之减弱。同时,农业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化以及资本下乡带来农业经营规模化,大量离农人口被工业化吸纳,农村人口日益减少,“空心化”加剧了乡村公共性的衰落。城市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这一发展过程会带来农村的阵痛,一方面我们既要见证历史的进步,另一方面也要承担应尽的道义与责任,关心现在的农村以及村中人的公共利益、公共福利和生活质量,重新建构农村的公共性,探索系统化体系来支撑农村的公共性。作为农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型集体经济,既是村庄共同体得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又是塑造乡村治理形态、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能够作为再造乡村公共性的一种探索。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建构村庄公共性的实现过程。本文以D市S村为研究个案,采用文献法、实地观察法、半结构访谈法开展田野调查,对该村的地理位置与人口、村庄经济和产业发展、村庄政治与基层组织以及集体经济状况进行了全面介绍。紧接着阐述后税费时代悬浮政权和村级负债导致村集体失落、棚户区改造与动迁区隔了人们的交往空间,现代化与城市化带来农民的去组织化,这三方面构成了S村公共性建构的结构性背景。通过分析指出农村集体经济在打造集体品牌,培育集体产业,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提供组织协调机构,公共产品供给、公共活动联结,满足公共性需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这些功能对促进村庄公共性再造具有重要的意义。接着进一步分析乡村公共性建构的现实问题,由于形式主义公共物品的展示,村民公共动员机制的缺乏,以及精英对利益的俘获等困境,不仅难以满足民众公共性需求,影响公共性重建的可持续性,还会制约村集体的治理能力,加剧村庄矛盾。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基层政府的政绩导向以及个体利益追求的推动。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从公共性理论、嵌入性理论、乡村治理理论出发,提出公共性困境的破解路径,需要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产业基础、构建多元化服务供给主体,提高乡村精英的素质、动员普通农户的公共参与。
其他文献
在加速老龄化的现实背景下,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的政策引领下,在进一步发展基础养老服务体系的同时加大力度投入构建普惠型养老服务制度,保障广大老年人权利已是刻不容缓。普惠型养老服务制度是以政策为指引、市场为主体、鼓励多元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一项制度安排,其面向对象是全体老年人,目的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需求,推动我国养老产业、事业高质量发展。本文首先界定了普惠型养老服务制度的相关概念,如城
学位
当前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和普及,社交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成为信息共享与交互的重要媒介。由于社交网络具有独特的信息交互特征,如交互速度快、范围广,网络谣言不可避免地开始在网络空间传播。当前学术界密切关注社交网络谣言辟谣问题,其在成为研究热点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对社交网络中辟谣效果的优化及网络舆情引导进行深入了解,本文对突发公共事件下社交网络谣言辟谣效果展开了相关研究。本文通过对社交
学位
黄公望的山水画韵味悠长,超然物外,自然隐逸,耐人寻味,艺术特色尤为显著,其作品融合了中国古典美学、宗教学的思想,是后人学习与推崇的典范。元代绘画由于其极为独特的时代背景,从这一时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鲜明的文人精神,在中国画的发展史上,这一时期的绘画成就光彩熠熠,璀璨夺目,“元四家”便是推动元朝绘画发展的中坚力量。黄公望作为“元四家”之首,他实现了山水画发展的革新,成为检视这一时期甚至是近现代绘
学位
法律援助作为社会救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困境儿童分类保障的重要一环,而明确各社会支持主体权责,更是当前困境儿童法律援助展开的必要条件。我国经济社会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从十九大以来,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也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救助体系也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逐渐转变。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公开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不断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
学位
人居环境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关乎群众的生活质量的高低,同时也展现着当地群众的精神风貌,更关乎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但是当前阶段,农村地区人居环境水平远低于城市地区,“脏、乱、差”的环境问题依然存在。为了改善农村地区人居环境,我国从2018年开展全国范围内自上而下的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行动,通过一系列整治行动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状况得到一定的改善,但传统自上而下的治理手段的运用使农民
学位
在复杂地表区域的地震勘探中,地震波走时计算能够应用于走时层析成像之中,进而获取有着重要应用的近地表速度结构。本文研究了基于程函方程的地震波初至走时计算方法,通过间断伽辽金方法求解程函方程获得了不同速度模型下的走时场。作为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程函方程在求取走时的过程中需要符合最小走时特征及因果性条件。借助走时特征约束求取程函方程走时解的方法包括了走时求解的局部离散形式以及确定全局求解顺序的快速扫描法与
学位
互联网作为现代化社会的产物,以不可阻挡之势向中国传统乡村社会渗透,手机、网络等智能产品为乡村脱贫致富提供了新渠道,在数字经济与乡村社会融合的背景下,农村“电商兴村”是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可行路径。以淘宝村为代表的农村电商数量快速增长,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然而在经验观察中却能发现其发展式微的情况。因此,本文以互联网+农村产业发展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分析在以互联网发展为基础的现代网络市场渗透入到乡
学位
本文主要以元明时期制作,同时经考古发掘出土的仿古器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器型与纹饰上的类型分析,系统总结其时代、地域特点,并进一步探讨其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对元明时期仿古器皿的时空范围及具体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元明时期仿古器皿的发现与研究情况进行了回顾,总结了过去研究的不足。第二章主要以材质和器型为标准对目前已发表的元明时期仿古器皿进行区分,并结合礼图对其仿古来源及用途
学位
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是中国体制机制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为了减轻国家财政负担,提高单位经营效益。但是在实际的改革过程中,预期的效果并未实现,陷入了不完全市场化的状况。本文选取A单位作为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的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单位的企业化过程进行分析,探寻事改企的可能路径。研究发现,事业单位在企业化改革的过程中面临着宏观和微观的双重制约。从宏观来看,事改企与国企改革的路径有一定的趋同,同时存在着一定
学位
现代人的起源与扩散是旧石器考古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蒙古国作为现代人北方扩散路线上的重要地区,在国内却鲜有学者关注。目前,蒙古国已发现了上千个旧石器遗址和地点,其中一些遗址经过多年的发掘和研究,积累了很多新资料,为解决该地区旧石器相关问题提供了新数据。杭爱-肯特山横亘于蒙古国中部,将蒙古的旧石器分为南北两个大的区域,北部的色楞格河流域与俄罗斯贝加尔地区相接,具有相近的文化面貌;而南部为戈壁和草原,与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