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冠词习得一直以来都是二语习得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语言学家提出了不少理论来解释二语中的冠词习得现象。但是由于冠词本身语义语用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很少有理论能在宏观层面上对二语冠词习得给出一个较为满意的解释,即对不同母语学习者习得二语冠词的过程和特征提供一个普适性的理论框架。Ionin (2003)提出了语义波动假说用以解释不同母语学习者对于英语冠词的习得过程及特征。该理论认为冠词系统中存在两个重要的语义参数,即限定性和特指性。冠词习得的过程就是学习者正确设定语义参数的过程。Ionin(2003)同时强调这一过程很大程度上受到学习者母语的影响。如果学习者母语中不存在冠词系统,那么学习者将在语义参数之间波动,直到语言输入使得学习者能够正确设定参数。波动效应主要表现为学习者在冠词使用中定冠词和不定冠词(即the和a)的互换。语义波动假说自提出以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几经修改,最新的理论由Ko(2009)提出并加入了预设性这一新的语义参数。由于语义波动假说致力于建构一个普适性的理论框架用以解释跨语言的冠词习得现象,因而这一理论的可靠性需要通过不同母语学习者习得英语冠词的过程和特征来验证。迄今为止,语义波动假说已在日语,韩语等母语的学习者中得到了较好的验证,但是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却缺乏解释力。以往研究者的验证结果差别很大,结论也难以统一。本文将在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中再次验证语义波动假说并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本文发现,英语冠词的习得在中国学习者中并未产生波动效应。笔者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汉语中虽然没有冠词系统,但指示词如“这”和“那”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语法化为定冠词。中国的学习者在习得英语冠词的过程中,将英语的定冠词视为汉语中已经语法化的指示词,从而正确设定了语义参数。本文同样对这一解释进行了实验验证,表明中国学习者的确能区分已语法化和未语法化的中文指示词。因此,本文认为,中国学习者中波动效应的缺失并不能证伪语义波动假说,而是证实了这一理论。中国学习者成功设定语义参数并非母语中定冠词的作用,而是受到中文指示词语法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