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迟子建,这个名字近年来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十分响亮。自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以来,她带着高纬度人朴实、清新的性格,越过片片创作的峰峦,给低迷的中国文坛注入一袭凉爽的空气。她创作的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多达几十部,并且凭借多篇作品,获得“鲁迅文学奖”、“冰心散文奖”、“茅盾文学奖”等文学大奖。每一个优秀的作家,创作的源泉都来自于生活。与其他作家不同的是,迟子建正是在黑土地的悉心培育下,对大自然、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着不一样的体会。她将自己眼中黑龙江地域的民俗生活场景,以文学作品的这一形式记录下来,是现今少有的东北作家,乃至少有的女作家中不可多得的创作奇才。迟子建的作品在满足了当代读者审美需求的同时,也受到了极高的评价和关注,从新生代东北民俗小说作家中脱颖而出,而后她也成为新生代黑龙江民俗文化小说的代名词。本篇论文以新生代黑龙江民俗文化小说的代表作家迟子建的作品为研究出发点,绪论部分介绍当前地域民俗文化及迟子建作品的研究状况及研究意义,第一章首先对地域民俗文化小说概括了解,其次跟随作家成长环境、人生、学习经历等方面的深入总结,让我们对迟子建的创作风格的初期形成有了把握;通过二章解读迟子建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作品)的民俗意象,以这些独特的民俗意象为研究基础,从日常生活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神灵信仰民俗、民俗语言艺术等几个方面深入展开;按照“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在第三章品查到地域民俗文化小说的文化内涵层面,体会地域民俗文化给一个文学创作者的创作所带来的深远影响;第四章通过与本地域的作家作品、本地域与其他地域之间的作家作品比较,完成迟子建地域民俗文化小说特性研究的升华,最后是结语部分,总括研究的成果及不足之处。本篇论文拟采用文、史、哲与作家作品相结合研究的方法,就论文选题进行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并对文献进行细读,找出对论证有支撑作用的相应论据,最后得出结论,即迟子建作为东北地域民俗文化小说的代表,她的地域民俗文化小说的特性具有地域文化典型性显现,为研究东北地域民俗文化与作家的小说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更多的研究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