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变迁——兼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新制度经济学思考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试图在现有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文献的工作基础上,用一个简化了的制度变迁博弈模型来系统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条件和演进规律.该文的研究显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变迁是参与一体化的各国政府基于对该国社会结构及他国政府行为的认识信息(往往是不完备的),反复博弈后得出的动态均衡结果.博弈过程中各国政府需要支付的交易成本以及博弈前各国政府所具有的实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形式.该文同时认为该研究结论对如今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所以该文最后依据这个在新制度经济学框架下建立的博弈模型,向政府提出了几条政策建议.该文首先评述现有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指出其存在的理论缺陷;第二部分在现有的几种分析制度的博弈理论的基础上,构筑一个制度变迁的博弈模型,并运用该模型来解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变迁路径机制;第三部分针对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政府数量增加的情况下,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对博弈模型中的相关变量作进一步的分析;第四部分对世界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APEC的进程及制度安排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我们在总结了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一体化诸多不成功之后,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推进给出几项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其中两个方面值得我们特别关注.一方面,跨国公司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和基本力量,跨国公司总部的设立和转移对全球产业布局调整
资源型城市在中国城市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但产业结构单一、经济严重依赖于资源产业的特点使其面临着发展可持续性差和城市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转
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走上跨国发展的道路,像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宜家、伊藤洋华堂等等.零售企业跨国经营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