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动因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发端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自那时以来,它对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创造就业机会、创新产品和服务并保持竞争活力和传播创业精神等方面,风险投资的贡献更是令人刮目相看。各国政府竞相出台各种政策促进本国风险投资的发展,以期实现技术、经济双发展,但这些政策是如何对风险投资发生作用?哪些政策能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本文对最常见的政策——财政政策——对风险投资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 我国政府早已清楚地认识到科技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质量和经济结构调整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作用,制定了大量鼓励风险投资发展的法规政策,并积极组织资金设立风险投资机构,期望以此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尽管1998年一号提案后,我国的风险投资形成一股新的浪潮,但我国风险投资的现状并不容乐观。 作为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国家,我国政府在经济活动中还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风险投资这种新兴事务的发展中政府到底应该起什么样的作用?应该继续以前那种直接出资参与风险投资还是须将重点转移到利用各种政策来支持国内风险投资的发展?各种政策是如何起作用的?这些问题就成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研究风险投资的相关文献来看,国外学者从理论和实证上对风险投资中的契约安排的研究较多,如Thomas Hellmann(1998,2002)、Kaplan和Str(O)mberg(2000)、Kirilenko(2001)等,而研究政府行为对风险投资影响的文章相对较少。Lemer(1999)研究了美国政府发起的风险投资机构——SBIR(Small BusinessInnovation Research)项目,对1983年-1995年受资助者的业绩进行分析后发现SBIR受资助者增长要显著快于对照组的公司,不过这种显著性只局限于风险资本较为活跃的地区,风险资本活动不活跃的地区SBIR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不明显,也就是说政府机构能为风险投资机构的项目筛选提供帮助i。Irwin和Klenow(1994)对Sematech(ii)给成员公司的研发支出、赢利性、投资和生产率带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Sematech的出现使成员公司大幅减少具有技术外溢的研发的支出,从而得出政府应谨慎建立和资助类似的高科技行业联合研发机构。这两篇文章对美国政府所采取的两种支持科技产业投资行为的效果进行了分析,为这方面研究提供了实证材料,但缺乏理论解释。 Hellmann(2000)认为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离不开以下五方面支持:政府提供税赋、法规政策等支持;社会提供技术、商业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支持;金融市场提供资本支持及风险资本的退出渠道;风险资本家、企业家、雇员提供人力资本支持;来自各种专业中介机构的支持。其中政府的支持是最重要的。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本文在大量参阅国内外文献、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构建模型,分析政府的财政政策对风险投资的作用机制,并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总结国内外的相应经验教训,得出可供我国政府借鉴之处,并提出笔者的政策建议。 四、本文结构 论文分为四个部分,在回顾世界其他发达地区风险投资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Keuschnigg和Nielsen(2002)建立的政府政策作用机制模型得出相应的理论结论。然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并侧重于从财政政策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一章风险投资概述 本章首先对风险投资的基本概念以及主要对象进行了介绍。总结了风险投资不同于一般投资的主要特点:1、是一种权益投资,有助于投资者和受资企业的风险和收益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助于风险投资公司以更加合理的身份参与企业的资金运作和经营管理;是保证企业能够得到一种长期资本(一般3~7年,在此期间通常还要不断地对有成功希望的项目进行增资),使受资企业获得稳定的发展。2、主要目的在于获得资本利得。3、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4、是一种主动参与管理的投资,输出管理是风险投资有别于其他投资形式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5、依托专家理财。 然后文章回顾了国外风险投资发展的历程,为后文讨论政府财政政策对风险投资的作用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以美国风险投资历程为例,主要经历了5个阶段:启蒙阶段(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摸索阶段(约为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调整期(20世纪80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大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挫折阶段(自2000年4月份NASDAQ指数开始大幅度下跌以后)。 最后,第一章还对影响风险投资业发展的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以人物的躯体代表风险投资业,头和四肢代表影响风险投资业发展的五个主要因素,金融市场和人力资源为双脚,机遇和服务机构为双手,政府的政策法规为头部。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环境因素对风险投资的影响。 第二章政策的财政政策对风险投资的作用机制 首先在第一节回顾了历史上研究风险投资的主要相关文献,包括部分学者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其中包括 (1) Hellmann(2000)提出的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离不开五方面支持:政府提供税赋、法规政策等支持;社会提供技术、商业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支持;金融市场提供资本支持及风险资本的退出渠道;风险资本家、企业家、雇员提供人力资本支持;来自各种专业中介机构的支持。其中政府的支持是最重要的。 (2) Keuschnigg和Nielsen(2002)建立政府政策作用机制模型。该模型通过将经济分为传统经济部门和风险投资支持的部门,分析了资本收益税、个人所得税、政府补贴等财政政策对一个国家风险资本、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影响。笔者通过对这个模型的分析,剖析了政府财政政策对企业家创业活动和风险投资家行为的影响,发现较高的工资所得税、资本利得税、投资补贴都将促使风险投资家投入更多的管理服务,而产出补贴对风险投资家的管理服务无影响。此外,较高的工资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将损害企业家的创业意愿,而产出补贴及投资补贴对企业家的创业活动有促进作用。通过一个模型分析了数种主要的财政政策变量对企业家创业活动及风险投资家行为的影响,不但为本文结论提供理论支持,而且为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个基础。 第三章发达国家的财政政策促进风险投资发展的经验教训 本章着重讨论了美国政府成立小企业管理局(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简称SBA)对小企业提供的支持政策,通过对美国小企业投资公司(Small BusinessInvestment Companies,简称SBICs)统计数据及其在美国风险投资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肯定了SBA在推动的SBICs发展上的作用。但同时也提出了美国SBICs这种设计方案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主要是体现在四个方面:1、为按时支付SBA本息,以债务形式投资于有短期还款能力的企业;2、SBICs尤其是公开上市的SBICs,吸引的主要是个人投资者,遇到熊市,很难筹措到资金;3、受《投资公司法》、《投资顾问法》限制,SBICs管理人不得获取业绩报酬,只能获得工资收入,难以吸引优秀管理人。 第四章我国的财政政策促进风险投资发展的经验教训 第一节回顾了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酝酿期(1985年~1996年),第二个阶段是兴起期(1997年~2001年上半年),第三个阶段是调整期(从2001年下半年~2003年上半年),第四个阶段是回暖期。 第二节主要分析了我国风险投资的政策环境,主要从从财政资金投入和相关的税收政策两方面对我国风险投资的政策环境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我国风险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中从财政资金支持方面:政府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提供支持,即 1、国务院拨款成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基金”; 2、各级地方政府直接出资建立创业基金和风险投资机构。 但我国政府现有的这种资金支持方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 1、政府在风险资本投资中扮演主要角色,可能会破坏风险资本投资的运作规则; 2、缺乏成熟的风险投资专家,使得风险投资公司风险增加; 3、政府的绝对主导地位限制了市场力量的发展。 提出本文的结论及对我国政府制定风险投资政策提出若干意见建议。,主要包括:1、在风险企业中推行消费型增值税。2、企业所得税优惠措施:具体说来,企业风险投资所得税税收优惠措施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扩大税前扣除项目的范围和标准;(2)实行加速折旧或特别折旧;(3)给予税收抵免;(4)工资费用据实列支。3、对风险企业从业人员和风险投资家给予个人所得税优惠。4、开征“风险投资发展进步税”。风险投资税收优惠应确立以税基式减免为主,与税额式减免有机结合的优惠机制。5、完善现行税收征管法,强化风险投资税收的实施力度。(1)实行风险投资项目立项登记制度;(2)建立风险投资税收执法保障机制;(3)实行风险投资成果的验收、鉴定制度;(4)实行电子申报和计算机审计制度。6、减少直接出资成立风险投资机构进行风险投资,转向引导民间资金进入风险投资业,利用民间资金发展风险投资业。7、政府补助。8、建立政府信用担保机制。9、建立建全政府采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