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简称MI)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心理学、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上世纪80年代所提出的智力理论,该理论将人类的智能归结为8种,对传统单一智力理论提出了挑战,为人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依据,从而成为指导近年来国内、国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因而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并积极将这一理论运用到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很多理念上也借鉴了这一理论。因此,多元智能理论在当前教育教学的改革中具有极强的理论指导性和实践意义。 地理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但过去的地理课程受学科体系的束缚,内容繁、难、偏、杂,不易为学生所掌握,教学和评价机制也较为机械和呆板,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现实地理问题。而多元智能理论在地理教学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新颁布的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新的理念,着重要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在教学方式上,倡导探究式学习,构建开放式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评价机制。这些理念与多元智能理论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极为吻合,而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与多元智能理论中的相关智能要素能够建立起一系列有机的联系,因而可以使多元智能理论在地理教学中得到较充分的应用。将多元智能理论应用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对改进中学地理教学方法,完善地理教育评价机制,促进地理教育目标的达成都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尝试从教学准备、教学策略的选择、实施、对学生的评价等地理教学过程的几个方面探索多元智能理论和现行中学地理教学实践的结合方式,目的在于促进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为实现地理教育目标和新课标的地理教育理念提供一条可供选择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