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更新是一把“双刃剑”,一面带来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引领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一面却使传统城市空间变得支离破碎,城市文脉断裂,集体记忆磨灭,伴随而来的是旧城肌理大片消亡。在我国,从战争创伤到战后重建再到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旧城肌理破坏这一现象及其蕴含的深层次社会问题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今天的城市里,柏油马路和水泥森林充斥着生活空间,已经很难再切身感受到传统的人性化尺度。残存的城市历史肌理虽然以一个个“历史文化街区”或“历史风貌区”的形式得到保护,但片段化的肌理环境很难再延续一个城市原有的空间特色。代表北京的四合院,代表上海的石库门,代表武汉的里分,代表山西的晋商大院??这些传统肌理符号都已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而成为城市文化的奢侈品,远远坐落在文物部门划定的紫线之内,“看得见”却“摸不着”。旧城肌理淹没在高楼大厦的阴影之中,很难进入人们的视野。 本文从肌理的基础研究出发,结合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开展,系统梳理了城市肌理相关理论的发展。肌理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平面图底关系,而是城市这个复杂巨系统不断运动的外在表现,肌理的形成与演变也是自然过程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旧城肌理的保护有利于延续城市文化,是城市风貌特征和城市记忆的载体,也有利于形成慎重对待城市历史文化的正确态度,结合当前的发展状况研究和实践旧城肌理的保护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本文以南华门历史文化街区的肌理保护和修复实践为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把握了旧城肌理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完善了旧城肌理修复的技术方法,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南华门街区肌理的修复工作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和方法讨论,这样的分析和修复手法同样可在国内其他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实践中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