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青光眼是致盲的一大原因,且由于其损害的不可逆性,因此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显得尤其重要。扫描激光偏振仪是近年来发展的应用于眼科临床的影像学新技术,为临床上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进展监测提供了重要的作用。不典型双折射模式(ABP)被认为是扫描激光偏振仪扫描的图片假象,能明显影响RNFL厚度的测量。因此,确定扫描激光偏振仪ABP的预测因素对于该技术在青光眼诊断上的应用尤为重要。本研究拟应用扫描激光偏振仪(GDx VCC和GDx ECC)对正常人和青光眼患者进行RNFL的测量从而探讨不典型双折射模式的潜在预测因素(眼轴长度、年龄、视盘旁萎缩等)。方法:我们对82名正常人和97名青光眼患者的179只眼进行了研究。对每一眼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依次进行GDx VCC和GDx ECC扫描。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相关回归分析评估典型扫描分数(TSS)与年龄、屈光度数、视盘旁萎缩(PPA)、眼轴长度、青光眼疾病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在GDx ECC中,有9眼(5%)存在ABP,而在GDx VCC中,有43只眼(23.5%)存在ABP。在GDx VCC和ECC中,TSS均与年龄,眼轴长度,屈光度数,视盘旁萎缩明显相关(所有p≤0.003),而与视野平均偏差无明显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GDx VCC中,当去除年龄的影响后,眼轴长度和PPA均与TSS明显相关。而在GDx ECC中,在去除其它因素影响后只有眼轴长度与TSS明显相关。结论:在GDx VCC中,ABP的出现与PPA和眼轴长度有关。而在GDx ECC中,ABP的出现只与眼轴长度有关。GDx VCC和ECC中ABP的出现均与年龄和青光眼视野指标(MD)无关。本研究的结果提示眼轴长度是预测ABP出现的重要因素,近视眼(尤其是高度近视眼)在GDx VCC和ECC中均更易出现ABP图像。由于ABP图像能够明显影响GDx检测青光眼的能力,因此临床上,对于近视眼的GDx报告需注意是否存在ABP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