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心理状态(如信念、意图、情绪等)的认识,并由此对相应行为做出因果性的预测和解释。以往关于心理理论与攻击行为关系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仍需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的探讨。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哈尔滨市2所小学一、三、五年级中分别抽取5个班,共952人作为调查对象。首先采用同伴提名,以确定儿童同伴关系状况,并施以儿童攻击行为测试,考察儿童同伴关系、攻击行为的发展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Coie和Dodge提出的同伴关系分类标准,选出受欢迎型儿童113人、普通型儿童140人和被拒绝型儿童113人,共366人,对这三种类型儿童进行二级错误信念与失言理解任务测试,考察小学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同伴关系、攻击行为的关系。最后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检验同伴关系在心理理论与攻击行为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小学儿童二级错误信念和失言理解能力存在年级差异,随年级增长而提高。二级错误信念与失言理解呈正相关。儿童二级错误信念发展水平高于失言理解。2.小学儿童同伴关系存在性别差异,女生受欢迎程度高于男生。受欢迎型儿童17.22%,普通型儿童44.03%,女生均高于男生;被拒绝型儿童15.29%,男生高于女生。3.小学儿童攻击行为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攻击水平高于女生。4.心理理论与同伴关系呈正相关。三种同伴关系类型儿童的心理理论存在差异,由高到低,依次为受欢迎型、普通型和被拒绝型。心理理论与攻击行为相关不显著。5.同伴关系与攻击性行为均呈负相关。三种同伴关系类型儿童的攻击行为存在差异,被拒绝型儿童高于普通型和受欢迎型儿童。儿童受欢迎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负向预测其攻击行为。6.同伴关系在心理理论与攻击行为之间起调节作用,即在被拒绝儿童中,二者间显著相关;在普通型和受欢迎型儿童中,二者相关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