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严重影响育龄期女性的生殖健康,目前其治疗手段有限。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间充质干细胞在这一疾病领域显示出较好的疗效,但各项研究中对于间充质干细胞的移植途径及剂量并未取得一致的认识。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宫腔粘连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1.运用组织块法,从健康足月的胎儿的新鲜脐带中分离培养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Wharton’s jelly mesenchymal stem cells,WJMSCs)。H&E染色观察WJMSCs的形态学特征;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面标记,证实所提取细胞为华通胶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冻存第3-7代干细胞,用于后续实验。2.使用机械损伤与感染双重损伤法,构建稳定的Sprague-Dawley大鼠宫腔粘连模型。建模后第三个动情期处死取材,H&E染色及Masson染色用于检测子宫内膜厚度、腺体数目及内膜间质纤维化面积比等宫腔粘连指标,从而验证模型的稳定性。3.本研究首先探究不同移植途径之间的疗效差异,在建模2周后,分别采用腹腔注射、原位注射、尾静脉注射三种方案移植WJMSCs,并评价其疗效。而后疗效较好的组别作为1.0×10~6剂量组,与0.5×10~6、5.0×10~6两个剂量组进行比较从而观察不同剂量干细胞的疗效。H&E染色及Masson染色检测子宫内膜形态学指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大鼠的血清Ig G水平。4.治疗4周后,每个实验组中随机选取5只大鼠,与生育力正常的雄性大鼠按照1:1的比例合笼12周。观察记录每只大鼠妊娠后的子鼠数目。5.通过三种不同途径移植经CM-Dil标记的WJMSCs,术后第3、7、14、28天取材制作组织冰冻切片。荧光染色用于经CM-Dil标记的WJMSCs的体内示踪;组织免疫荧光用于检测Vimentin的表达。结果:1.WJMSCs的形态为长梭形,呈漩涡状生长。流式细胞学检测结果:CD90(+)、CD44(+)、CD105(+)、CD73(+)、CD29(+)、HLA-DR(-)、CD45(-),其表达率分别为98.6%、91.8%、94.2%、95.8%、96.8%、0.28%、0.45%。2.通过双重损伤法建模后,模型组大鼠的子宫内膜厚度降低,腺体数目减少,间质纤维化程度增加。3.相较于原位注射组(IS组)及尾静脉注射组(IOCV组),腹腔注射组(IP组)大鼠的子宫组织内膜厚度及腺体数目增加,间质纤维化面积降低,接近于正常组(Normal组);而后腹腔注射组作为1.0×10~6剂量组,与另外两组不同的作用剂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1.0×10~6剂量组和5.0×10~6剂量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二者的治疗效果均优于0.5×10~6剂量组。4.合笼实验结果显示,IP组的平均子鼠数目高于IS组和IOCV组,但低于Normal组(P<0.05);5.0×10~6剂量组和1.0×10~6剂量组两组的平均子鼠数目相近,但二者均低于Normal组(P<0.05)。5.冰冻组织切片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可在大鼠子宫组织中观察到经CM-Dil标记的WJMSCs。组织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干细胞体内移植28天后,可在大鼠子宫内膜间质中同时观察到CM-Dil标记的红色荧光及Vimentin标记的绿色荧光。结论: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体内移植可以促进损伤性子宫内膜修复,恢复大鼠的生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