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评价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yallprog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中国,推动全民创业、倡导万众创新的战略大局已经形成,此战略得以实施的关键是以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复杂性、系统性的工程,有较高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仅凭一方单打独斗和一已之力难以实现。因此,多方合作协同成为创新最有效的组织形式,政府各相关部门、产业界、科学界、金融界、中介、用户等多主体跨界协同、跨组织合作创新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虽然多主体协同这一创新模式已获得多方认同并逐渐被各界推崇,但协同创新知易行难,科研与产业“两张皮”、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依然广泛存在。基于此种情况,为多主体的互动、组织形式的选择、目标的统一、利益的协调等活动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实际载体与渠道尤为迫切。项目被定义为完成临时性、独特性任务并为满足其各利益相关方的需求而构建的社会网络。在项目组织过程中,多个利益相关方不断互动、协调各方利益,在达到统一项目目标的同时实现各自的目的与需求,最终实现协同创新的“知行合一”,将多主体协同真正落到实处,使协同创新的最终实现成为一种可能。因此,项目成为驱动多个主体协同创新的有效载体与渠道。对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这一载体与渠道进行有效治理,分析其治理过程、探索其关键影响因素、建立绩效评价标准、正确衡量与评价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的治理绩效、为其提供有效的治理环境,成为了解决众多“两张皮”现象的有效手段,并成为了促进多主体协同、取得创新成效的关键所在。建立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评价标准,首先要明确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产生的机理,其次是开发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建立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评价模型。为探索上述三个问题,并找到切实可行的答案,本文需要研究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分析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产生的机理。首先,需要对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及文献进行梳理,分别对项目、协同创新、多主体协同创新、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项目治理、绩效及绩效评价、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等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在归纳现有研究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机理分析的理论基础;其次,以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为参考,剖析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过程,对协同创新项目中的多主体进行需求分析、责任分析、责任胜任力分析,最终确立多主体在协同创新项目中各自的权责关系;再次,需要解析并验证主体认知、契约关系以及多元文化等影响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的关键环境要素;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的协同创新项目治理过程、项目治理影响要素构建包含自变量、中介变量、调节变量及因变量的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模型。通过以上工作为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评价模型的建立、修订、验证等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关指导。第二,开发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首先,以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模型为指导,明确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即该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体现组织战略导向、责任导向和流程导向;其次,根据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开发梳理战略视角、责任视角以及流程视角的项目治理绩效评价指标,初步形成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选定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评价指标,对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评价指标进行修正,并以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数据为依据,对修正后的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检验,实现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评价模型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第三,构建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评价模型。首先,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评价模型,计算数学评价模型中每个因子的权重系数;其次,通过协同创新项目实际数据,验证并应用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评价模型,制定协同创新项目治理水平评价标准(CIPG指数);再次,以广州某协同创新项目作为案例,对开发出的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评价模型进行应用与验证;最后,以产业技术研究院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为案例,对开发出的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关键指标体系进行应用与验证。最终为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评价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与实际借鉴。为对上述内容进行深度研究,本文主要采取了文献分析、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验设计、相关性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在问题提出阶段,以专家访谈、文献分析为主要手段,访谈业内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查询相关领域中英文文献,逐步明晰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架构、路径与思路;在挖掘与测量项目层、项目团队层、治理层、环境层的绩效指标阶段,广泛采用问卷调查、探索性因子分析、专家访谈研究方法;在研究与测量多主体认知风格阶段,以实验设计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比对分析;在研究多主体认知风格对绩效的影响作用阶段,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在构建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评价模型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最后,通过案例分析方法对治理绩效评价模型进行验证。本文的预期研究结果与结论主要有以下五点:第一,明确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的本质特征、治理过程以及影响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的关键因素,构建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模型;第二,明确模型的设计原则、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客体以及评价标准,建立一套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形成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评价概念模型;第三,以215项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数据为基础,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评价概念模型进行修正与实证检验,为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实现提高该类项目成功率的最终目的;第四,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评价数理模型的参数权重,建立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评价数理模型。同时,通过215项协同创新项目数据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计算得出协同创新项目治理(CIPG)指数,为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的治理水平评价提供有效依据;第五,选取某协同创新项目作为案例,运用、分析并验证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同时,以某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为案例,论证本文开发的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评价关键指标及项目治理机制的重要作用。本文的预期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揭示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的产生机理,将协同创新战略纳入到项目治理的理论框架中。一方面可以促进项目治理理论和方法在协同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战略层面的协同创新工作在项目治理战术层面得到有效实施与应用;第二,开发了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该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检验,为治理绩效评价提供了理论上的有效范围和评价标准,并为研发项目管理人员在实践中提供工作参考与借鉴;第三,建立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评价模型,计算得出协同创新项目治理(CIPG)指数,从理论上实现了评价模型在科学性与准确性上的提升,并在实践中提高了该模型实用性,可以作为评价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水平的依据,提高协同创新项目的管理水平,最终实现该类项目成功率的有效提高。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以研究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治理绩效评价为对象,旨在推进国家科技体系的改革,促进国家科技治理体系的完善,健全国家创新体系相关政策,满足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实际需求,为创新项目提供可靠稳定的治理环境,持续改善协同创新项目的治理绩效,不断提高多主体协同创新项目的效率和效益。通过本文的研究成果,最终实现协同创新项目成功率的大幅提升,为国家科技创新管理能力的不断增强提供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其他文献
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关注焦点。《京都议定书》签订后,碳排放权交易成为以市场手段遏制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速度同时促进人类经济发展的
《尚书》问世后,学者多认为其中所记嵎夷和旸谷在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本文通过对《史记》等史料的分析,判断《尚书》记载的嵎夷活跃在山东半岛,旸谷就是春秋时期齐国祭祀的
目的探讨工娱治疗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效能感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115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8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和精神科常规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