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2年马科维兹在《财务学刊》发表了著名的“资产组合的选择”一文,最先采用均值-方差分析法研究了资产组合的选择问题,开创了运用数理分析方法研究金融资产收益-风险关系的先河,并为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本文以五十年来均值-方差资产组合理论的演进和发展为线索,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和探讨资产组合的收益-风险关系。 在理论分析部分,作者全面回顾和总结了资产组合理论的研究成果,在对单一时期的资产组合理论,即静态的资产组合理论,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模型的理论基础、前提假设和模型推导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并对各种模型进行了综合评价。作者认为,资产组合选择理论主要研究最优资产组合的收益-风险关系,其实质是收益极大化或风险极小化;而资产组合理论则主要研究资本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资产或资产组合的收益与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作者讨论了马科维兹的均值-方差资产组合选择模型、单指数资产组合选择模型、最优资产组合选择的简化模型,同时根据最优资产组合选择原则和其他风险度量指标,讨论了均值-绝对离差、均值-半方差和均值-风险价值资产组合选择模型;另一方面,作者讨论了资产定价模型,包括多因素资产定价模型和套利定价模型,特别是在四种因素变量的基础上,探讨多因素资产定价模型。 在理论分析时,作者尝试放松指数水平满足随机游走过程的假设,推导出指数水平呈线性趋势的资产组合选择模型;此外,作者基于资产不可交易这一假设,提出了B股、H股和非流通股等情形的资产定价模型,并基于β系数、标准差、标准半方差、平均绝对离差和风险价值等风险度量指标以及流通市值、换手率、短期历史收益率等因素变量提出了四因素资产定价模型。 在实证研究部分,作者首先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在资产组合理论相关领域的实证研究方法和结果,尤其对国外的一些经典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和评价。在此基础上,作者分别以上海股票市场的A股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资产组合的收益-风险关系。 在实证研究时,作者以上海股市417家A股股票为研究样本,以2000年2il资产组合收益一风险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月18日至2001年6月8日的周收益率为样本数据,通过分类组合的方法,构建30个股票组合,不仅研究股票组合收益率与6种风险度量指标和3个因素变量之间的关系,而且研究股票组合收益率与4个风险因素(1种风险度量指标和3个因素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作者建立了相应的资产定价模型。实证研究结果发现:6种风险度量指标对股票组合收益率的解释能力十分微弱,而平均流通市值的自然对数和平均短期(1年)历史收益率2个因素变量对股票组合收益率的解释能力达到76.2%。此外,作者还以公开募集并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9家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为研究样本,以2000年1月14日至9月29日基金资产组合的周收益率为样本数据,采用因素分析法研究基金资产组合的收益-险关系,归纳出基金业结评价的三个综合因素,并建立三因素评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