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企业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中心环节是对企业治理结构和融资结构进行改革,而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融资选择问题更成为关注的焦点。所谓资本结构,可以有两种含义。它—方面可以指企业各种筹资来源(包括债务筹资与权益筹资)的构成和比例关系,另一方面也可以指所有者权益以及其构成项目分别占企业总资本的比例。在中国证券市场不断发展,上市公司日渐壮大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的融资选择问题,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兴趣。高科技上市公司是中国证券市场上极具活力的群体。科技与创新是中国走向21世纪的基调,二板市场筹建所针对的主要对象也是高科技公司。鉴于此,本文将以高科技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融资选择问题为研究对象。 许多文章发现近年来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比例远远大于债权融资比例,且股权融资的效益不佳,因而得出结论: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情况下上市公司偏爱股权融资,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作者以为单单以融资方式的比重来探讨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融资选择问题是不恰当的。金融市场的不完善限制了高科技公司的融资选择渠道;对灵活性的看重与财务困境的担心使得高科技企业有采用低资产负债率结构的激励;而数据分析则揭示出高科技上市公司盈利质量(每一元收益的经营现金流含量)与不同的扩张要求直接决定了企业的资本结构与融资方式选择。在一般扩张水平下,具有良好盈利质量的公司将更多的采用内部筹资来支撑增长,而盈利质量相对差的公司,将使用债务来筹集资金;在大规模扩张下,盈利质量的重要性让位于扩张的需要,在长期债务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配股被用于满足这一时期的资金要求。因此高科技企业的融资选择主要服从于企业的增长目标与战略规划。 引入关注的是,数据分析揭示出高科技企业的扩张效益确实令人担心,尽管在配股后高科技上市公司仍保持很高的净资产报酬率,但是盈利质量却大幅度下降,而没有现金流支撑的增长与高报酬是含有极高风险的。分析也发现高科技公司的资产运用效率堪忧。高财务杠杆似乎传递着有关企业价值与盈利质量的负面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