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质推理是指知觉者根据个体的行为信息对其人格特质进行推断并形成印象的过程。特质推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十分的常见,反映了个体如何解读他人行为,并对个体的人际决策与社会交往产生重要的影响,因而特质推理成为社会认知领域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研究者发现,个体在观察到他人的行为(如,王艳主动地承认是她打破了花瓶)时,不仅会自发地从行为推断出特质(如,诚实的),而且会将推断出的特质(如,诚实的)与行为者(如,王艳)建立联结,这一行为者-特质联结的现象被称作自发特质联结。也有研究者发现,在听到李雷说:“X主动承认是她打破了花瓶”时,个体不仅将推断出特质“诚实的”,而且还可以将激活的特质(如,诚实的)与信息提供者(如,李雷)建立联结,形成信息提供者-特质联结,即自发特质转移。随着特质推理领域的研究进展,研究者们发现特质推理的发生虽然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其发生并不是必然的,会受到知觉者、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强调情景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而不善于进行特质归因,因此,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个体不能进行自发特质联结,但也有研究者发现,东方文化背景下的个体也进行了自发特质联结。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进一步考察了自发特质联结与自发特质转移的内部机制是否存在差异。有研究者认为,自发特质联结与自发特质转移均是简单联结机制;也有研究者认为,自发特质联结与自发特质转移的内部机制不同,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研究者通过考察自发特质联结与自发特质转移中是否存在效价效应,即相对于积极行为,被试对消极行为进行自发特质联结的强度更强来推测二者的内部机制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在自发特质联结过程中存在效价效应,而自发特质转移的过程中不存在效价效应,研究者据此推测,自发特质联结是一个归因的过程,而自发特质转移是一个简单联结的过程。由于自发特质联结与自发特质转移的内部机制研究上存在争议,有必要进一步考察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个体进行自发特质联结与自发特质转移的内部机制是否存在差异这一问题。目前,对于自发特质联结与自发特质转移的研究主要是以成人为被试,除了少数研究以儿童青少年为被试,对不同年龄的儿童青少年进行自发特质联结与自发特质转移的研究相对缺乏。对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自发特质联结与自发特质转移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发特质联结与自发特质转移的整体发展变化趋势,而且通过考察儿童青少年自发特质联结与自发特质转移的年龄特点及效价效应也可以对二者内部机制问题提供发展视角的证据。综上所述,本文通过两项研究分别考察大学生自发特质联结与自发特质转移的效价效应,以及儿童青少年在进行自发特质联结与自发特质转移的年龄特点和效价效应,来说明自发特质联结与自发特质转移的内部机制存在差异。具体来说,研究1a采用错误再认范式,以大学生为被试,考察自发特质联结的发生以及效价效应;研究1b采用错误再认范式,以大学生为被试,考察自发特质转移的发生以及效价效应;研究2a采用错误再认范式,考察了8岁组、9岁组、10岁组、11岁组、12岁组、13岁组儿童青少年自发特质联结的发生、年龄特点及效价效应;研究2b采用错误再认范式,考察了8岁组、9岁组、10岁组、11岁组、12岁组、13岁组儿童青少年自发特质转移的发生、年龄特点及效价效应。以上研究的结果表明:(1)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个体进行自发特质联结时存在效价效应,也就是说,相对于积极行为,被试对消极行为进行自发特质联结的强度更强。(2)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个体进行自发特质转移时不存在效价效应,即被试对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进行自发特质转移的强度不存在显著差异。(3)8岁组、9岁组、10岁组、11岁组、12岁组、13岁组儿童青少年均可进行自发特质联结,进一步分析发现,9岁组和11岁组儿童青少年的自发特质联结存在效价效应,即与积极行为相比,对消极行为进行自发特质联结的强度更强,其余4个年龄组儿童青少年的自发特质联结中不存在效价效应。此外,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进行自发特质联结的强度存在年龄差异。具体而言,8-10儿童进行自发特质联结的强度逐渐上升,10-12自发特质联结的强度保持相对稳定,12岁之后呈下降的趋势。(4)8岁组、9岁组、10岁组、11岁组、12岁组、13岁组儿童青少年均可进行自发特质转移,且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进行自发特质转移时不存在效价效应与年龄差异。(5)对儿童自发特质联结和自发特质转移强度的比较发现,8岁组、9岁组、10岁组、11岁组、12岁组、13岁组的儿童青少年以及大学生进行自发特质联结的强度均高于自发特质转移的强度。本研究发现个体的自发特质联结存在行为效价效应和知觉者年龄的差异,而自发特质转移不存在行为效价效应和知觉者年龄的差异。这说明个体自发特质联结和自发特质转移加工深度的加工机制可能不同。此外,该研究首次从发展的角度提供了自发特质联结与自发特质转移内部机制可能存在不同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