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学物理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深入,物理课程标准中课程基本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思想通过教学实践逐步得以体现,在充分认识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石的基础上,明确物理实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目前在普通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中学物理教师和教育研究者进行了大胆尝试,提出了许多新颖的教学设计方案。而在中学物理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缓慢,教科书上部分演示实验或现象不明显,或实验数据误差大,不利于学生观察现象和分析实验结论;部分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不尽合理,对于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缺乏针对性,不利于学生建立物理概念和物理模型,通过调研和访谈发现一些一线教师在处理这些实验时,通常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加以改进,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本文选取人教版高中物理1(必修)“相互作用”一章进行研究。在中学物理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从相互作用的分类和物理学史着手,把握“相互作用”一章在物理学史和高中物理知识板块中的地位。结合课程基本理论,深入钻研人教版教科书,研究相关教学设计和实验设计,重新审视“相互作用”一章的具体内容安排,并结合教科书与实际教学中的情况和教育研究者在相关实验方向的努力,提出恰当的实验设计方案。通过教学实践,理清思路,进一步完善“相互作用”一章的教学设计,以期能成为同行新授课的参考内容。在研究过程中,笔者选取一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相互作用”一章的教学设计运用于教学实践,完成“相互作用”一章的新授课;同时也将本章的教学设计与任课教师进行广泛的交流,听取一线物理教师的建议。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新课的接受度,了解任课教师对“相互作用”一章教学设计的看法。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表明本课题的研究在小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实效,有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