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格尔顿的悲剧理论与现代自我认同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79895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甜蜜的暴力——悲剧的观念》(2003)一书主要阐述了伊格尔顿的悲剧理论,也是对他以往政治文化理论的一次全面运用,体现了他从悲剧角度对现代性问题的批判。他的悲剧理论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从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角度理解现代悲剧的冲突,是对马克思主义悲剧理论的发展和丰富。在这本书中,伊格尔顿强调这不是对悲剧的历史研究,而是对悲剧的政治研究。他以全新视角解构了一些传统的悲剧要素,并以此批判了现代性的诸多问题,表明了他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论文并非对其悲剧理论的全面研究,而是主要从现代自我认同的角度解读其悲剧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尝试为研究现代自我认同问题提供一些借鉴。伊格尔顿认为最著名的悲剧目的论是黑格尔的悲剧目的论。由于不断增加的社会复杂性和日益深化的分工,社会已经变得不能用激发美感的形象加以表现,而只能用概念来把握。在黑格尔那里,悲剧才最先得到‘本质性的阐述’,被具体化为一种绝对精神,无感情的凌驾于退化的日常生活之上。他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抗现代性生活的无意义。而克尔凯郭尔的“伦理悬置”是信仰宗教者,而不是悲剧人物的特征。相比之下,典型的悲剧英雄存在于伦理学范畴。尼采的悲剧性断言并不完全异于黑格尔,如果黑格尔用日神的确信认为悲剧加固理性的主权,那么尼采则用酒神的愉悦将其看作生命的不可毁灭性而欢欣鼓舞,这种生命乃是由个体的牺牲真正加强的。伊格尔顿认为尼采的悲剧是对现代性的最重要的批判,这也是主体在一个不以其实际的悲剧艺术而著名的时代显得如此突出的一个原因。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是一种社会性的悲剧,是新旧两种社会力量对抗的结果。是进步的历史人物所代表的“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些要求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不可能实现的悲剧性冲突问题。伊格尔顿通过对悲剧概念的解构,倡导以“悲剧的观念”取代“悲剧的定义”,建立了悲剧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大大拓展丰富了悲剧的内涵,将悲剧引入了现实生活、导向了现代革命。通过打破悲剧英雄的贵族身份限制,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具有了成为悲剧英雄的可能性。现代人悲剧的现实性在于:首先,由于绝对价值的丧失,现代人得到了比以往更多的自由,但同时又感到了空前的束缚和异化;其次,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带来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导致了大规模的灾难和无法克服的人的异化分裂,现代性既是进步的,又有矛盾、僵局以及自取灭亡,这代表着现代性的阴暗面;另外,大屠杀等灾难作为现代社会恶魔般罪恶的最好例证产生于现代性本身而非外部,邪恶既是毁灭也包含着创造性的因子:同时,现代性的社会存在诸多分裂和矛盾,如文明的分裂、自我的分裂和理想主义的矛盾等等。这都加重了现代社会的悲剧;最后,悲剧为自由的二律背反问题提供了想象性的解决方式,悲剧中的“替罪羊”模式在古代社会起到缓和社会矛盾和阻拦革命的作用,但在现代社会它还具有了形成阶级、召唤革命的作用。革命作为对社会秩序的彻底推翻和重建,具有彻底解决社会矛盾和创造新社会的作用。通过对悲剧理论的层层论述,伊格尔顿最终成功地将理论问题转化为革命的实践问题,将理论与实践、思想与革命充分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伊格尔顿的认同观也是从他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的。虽然他不能认同启蒙主义者将自我理解为封闭抽象的自我,但是他十分赞同马克思和黑格尔对“总体性”范畴的论述。而由于“总体性”和“主体”的相互依存,维护“总体性”必然要维护“主体”。因此,他批判后现代将主体拆除的做法,认为如果通过身体可以使人认识理性的霸权,那么后现代的身体还是理性主义的工具,又站到了笛卡尔的身边。并且,后现代彻底解构了自我,失去了稳定的自我,也就失去了革命创造的基础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后现代实际上的认识论上的片面化、简单化,是政治上的无作为。伊格尔顿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理解认同问题的。他倡导主客观统一的主体、文化与自然相统一的身体、伦理与政治的联合、建立共同的文化来对抗现代性和后现代导致的二元对立及认同危机。而克服认同危机的根本办法就在于革命。认同问题本质上是实践的问题而非理论的问题。只有在实践中,人才能理解自己、发展自己、实现自己。他试图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恢复主体的能动性,认为劳动本质上是人的力量的释放和体现。然而现代的人类历史却是劳动异化的历史,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实践与理论是脱离的,实践是不自由的。因而只有在彻底改变现有制度后,人才能在新的实践活动中克服异化,达到自我实现,实现自我的自由全面发展。这充分体现了伊格尔顿对政治上的懦弱和无作为的批判。他有意恢复文化与政治、道德与政治的联系,又在他的悲剧理论中建立了悲剧与政治的联系。由此可见,伊格尔顿理想中的人乃是社会主义的新人,他认为的自由乃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他的悲剧理论有极强的实践性和现实意义,他的认同理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和革命主义的。这些论述从不同的角度启发了人们对现代自我认同问题的研究。总之,通过对伊格尔顿关于人的概念的分析以及对自由、现代性、邪恶、革命等问题的梳理,可以促进对导致人的现代自我认同危机产生的社会环境的理解,揭示认同危机产生的根源,寻找解决认同危机的部分方法。对伊格尔顿悲剧的研究也可以促进对马克思主义悲剧理论和认同观的研究。
其他文献
乡村旅游的运营模式是影响“农家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哈密市“农家乐”民俗旅游的游客进行受众分析,运用深度访谈法了解农户经营者的当前
<正>现如今,中国有很多人在学英语。要说中国学英语的人比美国人口还多,这恐怕一点也不为过。但在中国,真正能熟练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人并不多。具体来说,能够大致看懂英文的人
"枫桥经验"与绿色司法在文化基础、价值理念、实践模式等方面相互融合。文化传承是绿色司法与"枫桥经验"对接和融合的逻辑起点,法德兼治是绿色司法与"枫桥经验"对接和融合的
由于对绝对自由的奉行和误解,人类悲剧历史不断上演,人类终极价值体系最终轰然倒塌。因此,伊格尔顿认为重提伦理问题迫在眉睫,并且认为悲剧可以成为价值的唯一生成基础。文章
在后现代主义文化社会中,个人主义与享乐主义盛行,伦理与道德问题似乎成了一个集中表现出来的空场。在传统伦理与后伦理思想间重新寻求平衡点的努力尝试中,伊格尔顿从悲剧的
利用陕西省安康市实地调研数据,对小流域治理地区的农户生计资本、生计策略、生计后果进行了量化分析和统计描述,并分析了影响生计资本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小流域治理
目的:探讨治疗性ERCP技术在高龄阻塞性黄疸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3年3月281例70岁以上阻塞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围手术期的处理、并发症
在民国社会调查中,定县调查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以及影响之大,皆可谓独树一帜、声誉远播。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县级范围的大规模调查,它以服务定县实验工作为首要,也为中国
以草莓栽培品种章姬为试材,对高架育苗与地栽育苗两种不同育苗模式下草莓子苗的株高、叶柄长度、新茎粗、叶面积、SPAD值等植物生长量以及根长、根鲜质量、植株鲜质量及干质
立于左翼化的悲剧文化研究立场,伊格尔顿左右开弓,既批评左派又指责右派的悲剧理论。他充分考虑到悲剧界定的困难,对实在论与唯名论各打五十大板,认为悲剧具有苦难等"家族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