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篇学位论文提出史铁生哲思文体的问题,将他的哲学思考和文体探索融会起来进行考察,认为史铁生文学文本的显著特点是发自他的生命体验的哲思,他的哲思又是通过文学写作呈现出来的。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中短篇小说《奶奶的星星》、《命若琴弦》、《礼拜日》等,散文《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和《记忆与印象》等作品。史铁生哲思文体的创造是他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贡献。 本文由导论、本论六章和结语、附录组成。 导论主要论述本课题的意义和理论基础,对如何评价史铁生的问题,史铁生文学文本中的哲思和史铁生哲思文体的特点作了扼要的论述。 第一章“史铁生的生命沉思”主要研究体现在史铁生文学文本中的哲学思想。考察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亘古之问”,考察史铁生对待人“为什么活”一类问题的生死哲思;二是“亘古之愿”,考察史铁生关于“宗教精神”、关于信仰、关于忏悔、关于终极关怀的哲思;三是“亘古之梦”;考察史铁生对爱情、对男人和女人、对温暖与沟通等问题的哲思。史铁生的哲学思考渗透着个人的生命体验,成为他的文学文本的灵魂。 第二章“史铁生的文学观与文体探索”论述史铁生对文学的基本观点,阐述他对为什么写作、有没有资格写作、写什么和怎样写作等问题的思考,阐明提出史铁生哲思文体的理由及哲思文体的涵义,考察他的文体意识和哲思文体形成的轨迹。关于哲思文体形式的研究分为叙事、人物、意象和结构语言等四个方面,在以下几章分别论述。 第三章“平视与自审”,主要研究史铁生哲思文体的叙事,其中提出“叙事心态”的理论问题,认为史铁生的“平视叙事”是不同于“仰视叙事”或“俯视叙事”的一种叙事心态。其显著特点是他以“平视”的心态讲述,以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移步换影”与散点透视法来观察,构成一种自审式的个人化叙事方式,从而突破传统,创建哲思文体。 第四章“人物与印象”,主要研究史铁生的文学文本所描写的人物及其特点,人物的活动其实是作者生命印象的表现,这些印象出演了一个个角色,如F医生、诗人L、画家Z、教师O、导演N、WR、残疾人C等、史铁生并不意在塑造他人的形象,而追寻印象的真实与哲理的诗化,结果是“受造”自我,即自己被塑造,由此创造了哲思文体的生命。 第五章“哲思意象”,主要研究史铁生文学文本中的哲思意象,认为他的哲思文体的又一个特点是通过意象的中介如反复出现的“古祭坛”意象、“白色鸟”意象、“琴弦”意象、“葵林”意象、神秘的“门”的意象等来表达哲思,追溯了哲思意象的渊源,探讨了史铁生哲思意象的特点和哲思意象对文体建构的意义。 第六章“哲思文体的语言和结构”,主要研究史铁生文学文本的结构和语言的特点,提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