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志愿服务概念来源于西方国家,是指任何人在不为物质报酬的情况下,志愿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既有对国外经验的借鉴,也有对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志愿服务沿着青年志愿服务、社区志愿服务和民间志愿服务三条路径发展并逐步整合,活动日益深入人心,在社会上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志愿服务渊源于古代的互助和慈善精神,具有互助性、慈善性、参与性、自治性和运动性等特性,并在形式、内容和范围上不断进行着演变。西方国家的志愿服务,经历了萌芽、扩展和规范三个阶段:肇始于19世纪初,大规模的志愿服务活动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救助重建,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步规范。伴随着全球公民社会的浪潮,志愿服务在世界各国蓬勃发展,成为世界性的潮流。
本文从探寻志愿精神的渊源和志愿服务的内涵入手,揭示了中外志愿服务产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轨迹。文章从民间组织和公民社会发展的视角,对江苏省志愿服务兴起的背景、发展阶段、组织建设等进行了全面回顾和具体分析,以此为主要样本,揭示出了中国志愿服务发展的历程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中国志愿服务统一立法滞后的现象,文章对中国各地志愿服务地方性法规进行了研究,对加强志愿服务地方立法的必要性和立法原则、范围及其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论证,并对国内现行志愿服务地方性法规的一些主要内容进行了比较研究和评析。
本文在结束前,还针对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中国大批志愿者涌入灾区开展志愿服务这一现象进行了考察,从官方态度、境外言论和民间声音的差异中探赜索隐,对中国民间组织和公民社会的发展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从而对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前景进行了乐观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