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辅音作为基本的语音单位之一,特征各异,种类多样,辅音的教学也一直是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的重点。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关于日本学习者汉语普通话辅音习得情况的研究,但其中采用声学实验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的很少。本文主要将辅音中塞擦音、擦音的声学特点进行分析,并使用频谱动差分析的方法,选取一级动差平均值、二级动差平均值以及VOT值,对日本留学生习得普通话塞擦音、擦音j[t(?)]、q[t(?)]、z[ts]、zh[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辅音作为基本的语音单位之一,特征各异,种类多样,辅音的教学也一直是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的重点。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关于日本学习者汉语普通话辅音习得情况的研究,但其中采用声学实验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的很少。本文主要将辅音中塞擦音、擦音的声学特点进行分析,并使用频谱动差分析的方法,选取一级动差平均值、二级动差平均值以及VOT值,对日本留学生习得普通话塞擦音、擦音j[t(?)]、q[t(?)]、z[ts]、zh[t(?)]、c[t(?)]、ch[t(?)]以及x[(?)]、s[s]、sh[(?)]的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从而对日本留学生习得目标塞擦音、擦音的情况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文首先对比了汉日两种语言的辅音系统,得出汉语、日语辅音的不同特点,从而预测日本学习者习得汉语辅音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偏误。其次,对汉日两种发音人的语音数据的进行了声学实验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一级动差平均值M1和二级动差平均值M2对于普通话辅音有区分效果。主要表现为:1.M1、M2值可以区分不同语言的发音人;2.M1、M2值可以区分不同发音位置的辅音;3.M1、M2值可以区分不同发音方法的辅音;4.M1、M2值可以区分送气与不送气辅音。由于日本学习者与母语者的M2值在数值上无明显的差异,从这个结果来看,说明在本研究中M1对于区分塞擦音、擦音是一个更为稳定的声学参数。最后,本研究中VOT值也具有区分塞擦音送气、不送气音的作用。除此之外,利用听辨统计,对被试的单个样本逐一进行主观听辨,从发音位置、送气状态、受后接元音影响三个方面统计被试产生的语音偏误,最后结合声学语图及笔者听辨结果对声学实验所得数据进行综合地分析,找出上述偏误的原因,并针对其偏误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论文的结尾部分对以上研究内容进行概括并总结,提出本文在研究中的不足之处以及尚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如增加双音节词及语流中的研究,考虑后接元音的前后、圆展对辅音的影响等。
其他文献
北朝时期,佛教思想与中国本土文化发生碰撞交融,民间酝酿出一种独特的实用文体——佛教造像记。在二百年的发展中,它成为了民众自我表达的窗口,也成为全民参与的文化盛宴。本文从整体把握佛教造像记于北朝兴盛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心理构成,在此前提下,探究造像记的文体特征与文本内容,将造像记融入北朝文学的整体发展中,对其文本进行本位研究。内容主要讨论文体的相关性来源,文本的句式运用、典故来源、时空环境的塑造,以及与
本文使用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印尼西加华文教育协调机构的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学习者进行汉字书写偏误调查与研究,了解印尼学习者经常产生的汉字偏误类型,了解学习者使用的汉字学习策略,了解学习者学习汉字的困境,同时使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了解教师使用的汉字教学方法,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一些相应的教学建议。本文搜集的汉字偏误语料来源是学习者平时上课的语料,如作业、听写、练习及考试卷。使用该搜集方法可得到大量的样本,
在现代汉语中,否定相对于肯定而存在,汉语中否定表达大部分要依靠着“不”和“没”这两个否定副词表达,而且这两个副词语义比较相近,是二语学习者最容易出现混淆的词语之一。随着国别化汉语教学研究的兴起,我们可以发现对亚洲国家以及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偏误研究越来越多,但对匈牙利语这样的小语种国家的研究比较稀有,几乎处于空白。本文通过对匈牙利学生习得“不”和“没”的考察,进一步了解匈牙利学生的习得过程,了解他们
本文以“单独”类词语为研究对象,包括“只”“单”“仅”“单独”“独自”“仅仅”“孤单”“孤独”“寂寞”“孤零零”等10个词。通过BCC语料库检索这类词语后所加成分,分析检索数据,结合相关语料作为例证,我们发现“单独”类词语后所加成分比较多样,但每个词语又有自己的特点。在句法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多本词典对“单独”类词语的理性义进行了分析,考察了不同词语的语义侧重点,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类
惯用语口语色彩浓,一般用于口语,是一种较为普遍的语用现象。惯用语在汉语母语者的日常口语交际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出现频率很高。然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口语色彩浓厚的惯用语处于被忽略的境地,尤其是汉语口语类教材,本来更应该要真切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语言,但很多使用频率较高的惯用语却并未被吸收到教材中。教材是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参考之一,教材的编排直接影响“教”和“学”的过程。
“不”和“没”是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否定副词,也是外国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过程中出错较多的词,历来是对外汉语教学环节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对中介语语料库中包含韩国汉语学习者“不”“没”相关否定结构语料的调查分析,对韩国汉语学习者“不”“没”相关否定结构的习得情况进行了全面考察。本论文共包含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确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对“不”和“没”否定结构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分析,并指出本文研究
本文抽选出了汉语教材《成功之道》初级阶段的七本教材中可以带名词宾语的汉日同形动词,分别使用汉语母语者语料库和日语母语者语料库对汉日同形双音节动词V+N动宾搭配进行了对比考察。具体来说,我们从语料库中提取与动词共现的名词宾语,将名词的意义范围参照《同义词词林》进行分类,总结了汉语和日语的典型V+N搭配模式。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日本汉语学习者语料库中汉日同形动词V+N搭配的使用情况和偏误情况。其结果是,
《登攀——中级汉语教程》是国内普遍使用的中级水平汉语教材,在主题式编写思路下,教材的篇章、生词、注释和练习中都出现了种类较多、数量较大的文化因素。“文化因素”是指存在于汉语语言形式之中的文化内容,是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可以用来理解汉语思维、帮助使用汉语展开交际的汉文化底蕴。学好文化因素不仅能够帮助汉语学习者提高语言能力,更能为大多数留学生群体进一步融入中国社会打下重要基础,因此针对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
本研究考察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朗读、听后复述和回答问题这三项口语任务中的流利度问题,以期为汉语水平口语考试(HSKK)的题型设计提供参考。研究者通过语音分析的方法测量了七项流利度指标,研究一考察学习者在三项不同的口语任务上速度流利度、间断流利度和修复流利度的表现;研究二考察学习者的速度流利度、间断流利度和修复流利度与母语者对二语口语流利度的直觉判断的关系,即不同的流利度指标对感知流利度的贡献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非语言因素在交际中的作用,为了更加全面和深入地对话语表达进行分析,同时关注语言模态和非语言模态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应运而生。近年来,出现了以辩论活动为基本的网络辩论综艺节目,节目中选手需要既要在辩论中确保话语的说服力,还要为了保证节目效果而增强话语的幽默性,其辩论话语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奇葩说》作为网络辩论综艺节目的典型范例,其话题涉及大量当代生活的热门话题,与当代年轻人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