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阿·瑞恰兹(I·A·Richards)作为20世纪开宗立派的人物,他的批评理论对于英美新批评及20世纪的文学批评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瑞恰兹的文学批评理论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维多利亚批评传统的危机和时代的要求,逻辑实证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和现代心理学的影响,柯勒律治关于想象力的浪漫主义理论的影响等。瑞恰慈认为:“交流的描述和价值的描述是批评的两大支柱”,并且认为在近代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建立起一种价值心理学说,交流理论和价值理论是其文学批评思想的精髓和核心。他的关于语言艺术的交流理论认为:文学艺术交流的实质是情感经验的交流。瑞恰兹通过对经验范畴的界定勾勒出经验之一般组织的图形或框架,认为经验包括智力的和主动的(或情感的)两种,后者才是诗歌的目的。通过对交流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考察,瑞恰兹建构了一个作者(Writer)、作品(Writing)和读者(Reader),即“三R”互动的交流系统.作者把其经验带入作品中并以作品的形式传达给读者,读者凭借作品这个载体实现与作者情感经验的交流,达到理解作者、理解世界的目的。语言文字符号构成了作品存在的外在表现形态。文学的问题,首先是语言的问题。瑞恰兹将语义学分析方法用于文学语言的分析,强调对文本进行“细读”式的解读,力图把握作品的内在结构和意义,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最终达到与作者的情感经验进行有效交流的目的。但文学艺术作品的语言特性、语言与思想的非同步性或间接性、作品的用典特性、误读和歧义等因素影响着交流的有效进行。瑞恰兹在此提出了解决策略:区分语言的科学用法和情感用法,从文学作品的语言功能和意义入手,即“意思、情感、语调、用意”入手把握作品的意义,从对语境的意义和作用的分析来把握作品的意义,从而达到情感经验交流的目的。瑞恰慈主张将价值判断引入美学和批评领域,强调价值理论在批评中的重要性,主张将心理学方法引入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他把心理学的一系列概念范畴诸如兴趣,心态,态度以及冲动等引入到文学批评中,目的是要建立一种价值心理学说,把心理学和文化价值结合起来。瑞恰慈以“冲动”为核心概念建构了自己的心理学批评模型,注重分析读者的反应和研究这些反应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艺术作品是一个冲动的系统组织,艺术的价值就在于冲动的满足和平衡,冲动的平衡主要依靠想象力的综合作用来实现。最有效的诗使各种冲动在系统中获得一种稳定的平衡状态,从而使人的心灵籍之得到完全的平衡。瑞恰慈强调的是读者对文学的反应以及如何评价这些反应,他的价值理论就是为实现这一目的而建构的。瑞恰兹十分强调文学作品在读者心理上产生的效果和作用,他把诗作为微妙地调和现代生存混乱的手段,认为“诗歌能够拯救我们”。瑞恰慈的价值理论,其实是他正在为之提出解决方法的社会问题的组成部分。文学艺术提供的经验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安排好我们的生活,使最重要的冲动获得成功和平衡,价值理论的意义正在于此。在瑞恰兹的批评理论体系中,交流理论和价值理论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文学作品的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价值转化为现实价值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交流,只有在交流的基础上文学的价值才能真正实现,唯有通过交流而表达出有价值的东西,价值才能得到阐明。交流理论和价值理论相辅相成,互为阐明,交流的实现是为了更好地评价,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交流。瑞恰兹的文学批评理论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他的批评理论对英美新批评和西方文学理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为新批评派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论。新批评派的一系列核心概念,诸如“反讽”,“张力”,“含混”等都明显的受到瑞恰慈思想的影响。瑞恰慈的批评理论对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分析美学和结构主义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瑞恰兹的价值理论一方面注重分析读者的反应,一方面是研究这些反应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他的批评旨趣体现了人文精神。瑞恰慈以交流理论和价值理论为支柱构筑起来的文学批评理论,对于如何提高我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对于如何相对科学地分析和把握作品的内在结构和意义,如何更好地达到交流情感经验的目的仍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我们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浪潮中进行的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与文学批评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