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视角下深度报道内容生产变革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ai5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数字技术和传播手段的发展,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信息生产与传播不再被专业新闻生产机构所垄断掌控,而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出现,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因此,传统的新闻内容生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媒体纷纷在时代的浪潮中寻求变革与发展,因势而谋,进行自身的转型与升级。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特别是报社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主动抓住机遇紧跟时代潮流转型成功,就会在新时期获得新生;一成不变或被动消极地应对挑战,则不得不被抛弃在历史的长河中。深度报道起源于西方,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中国兴起。深度报道因其报道内容的深刻和报道水平的高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加突出地体现记者的专业素养和报社的社会责任,在传统媒体时代就是各家报社的必争之地。在全媒体时代,虽然人们获知新闻信息的渠道拓宽,时效性增强,但是新媒体以碎片化新闻信息填充人们的零散化时间,许多富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信息都是以浅表化的形式呈现的,因此,深度报道被视为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碎片化新闻的最后底牌。全媒体的发展并不意味着传统媒体的深度报道走向消亡,而是对深度报道的生产和发布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研究全媒体时代深度报道的内容生产怎样变革才能适应新的媒介传播,从而更好地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本文采用个案分析的研究方法,以报社在新媒体领域深度报道的内容生产为切入点,以《新京报》为例,探究《新京报》深度报道在全媒体时代从采编到发布的一系列内容生产变革,剖析《新京报》深度报道在不同媒介中不同的生产策略,重点是探索《新京报》深度报道的内容生产和其他传统媒体相比有何创新之处,对《新京报》全媒体发展战略的利弊得失进行探讨,以《新京报》成功转型案例分析来探究深度报道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发展。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方法,梳理总结了学界相关领域的研究,并对全媒体、深度报道和新闻内容生产的概念作出界定。第二部分详细分析《新京报》深度报道生产变革的原因和具体的内容建构。第三部分阐释了《新京报》深度报道在生产方式、生产主体等方面的转型,归纳了其生产变革路径。第四部分总结反思《新京报》深度报道的特点与缺陷,在此基础上对深度报道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窦瘤破裂后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像仪重点观察主动脉窦部情况,右室容量负荷,左室容量负荷,室间隔与主动脉前壁的连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感染、脱位、血管栓塞、疼痛、步态异常、无菌性松动等并发症仍是影响术后效果的主要原因。如何治疗和预防这些术后并发症是提高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远
目的:对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89例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术前、术后进行知识灌输、行为训练、双向交流相结合的指导。结果:取得了满意的效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兴业务。其主要通过改变陈旧僵化的管理模式,让公共部门得以从繁琐低效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从而提高公共部门人
动结式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语法现象。从句法上讲,汉语动结式是由表示动作的谓语动词加上表示结果的补语构成的一种句式;从语义上说,汉语动结式表示一个由致使次事件和结果次事件构成的复杂事件。其分布广泛,能产性高,句式种类多样,结果补语语义指向复杂,因此一直以来成为语言学家们关注的焦点。以往的研究大多将动结式作为一个整体研究而忽略了动结式的个案研究。因此,本文采用Goldberg提出的构式语法为理论框架,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