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子银行是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的产物,直到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其背后隐藏的巨大风险才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特别关注。作为市场的新生力量,影子银行职能是促进资本市场资金的合理有效分配,代替传统商业银行融资功能,提高金融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市场的发展。影子银行之所以能快速发展是由市场创新需求的刺激和中小企业融资难两方面原因促成的。由于影子银行往往混业经营,具有创新性,业务种类多元化,较少受到监管当局的约束,加上自身高杠杆率操作、信息不透明、期限错配严重等特点,其快速发展的背后隐藏了巨大的金融风险,容易由于监管不利甚至空白监管,引发系统性风险。我国影子银行发展尚不成熟,与国外影子银行有较大的不同,但是积累的风险隐患不容小觑,如何改革我国现有金融监管体系以实现对影子银行适度且有效的监管,应得到监管当局的高度重视。本文首先结合国内外对影子银行的研究分析,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进行界定,指出了我国影子银行的范畴和特点,并重点阐述了我国几种典型影子银行的运作模式和风险特征,然后深层次剖析产生风险的原因,最后在此基础上探讨现有金融监管体制下影子银行的风险监管现状和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监管体系改革的建议。通过搜集整理已有文献和研究成果,发现两个问题:一方面,国内对影子银行的概念、特征的界定仍未达成一致,甚至把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内影子银行体系与国外的影子银行相混淆。另一方面,我国的现行监管制度已经滞后于金融创新,快速扩张的影子银行却没有与之匹配的金融监管措施。本文依据这两条线索展开讨论并重点探究我国几种典型影子银行的运作模式及可能引起的风险,在此基础之上对完善我国现有金融监管体系提出建议。本文结合我国实际,提出能兼顾市场创新和市场监管的灵活的监管建议,得出尽快建立新的监管体系以适应混业经营的影子银行体系的结论。影子银行的监管研究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程,需要监管当局,政府,市场等协同努力以更好的完成对我国影子银行的监管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