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应置于重要的位置,我国在发展工业现代化的同时也在进一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然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是农业机械化的普及。2004年我国专门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政策的支持直接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此外,在全球化、城市化、工业化的冲击下,劳动力的价格在不断提高,农村家庭劳动力为获得更多的收入则会选择从农业生产转移到非农产业工作,农村劳动力的这一流动会直接影响投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进一步会使投入到农业中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发生变化,劳动力的流动使农业机械作为替代方式成为了农业生产所需,也即是由于农业劳动力的流动对农业机械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另外,如今我国在倡导土地规模化经营,农地流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使土地经营规模发生了变化,然而土地规模经营对农业机械化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选取河南省为代表,通过分析自从2004年颁布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来河南省农业机械化的进程现状及农业生产条件,进而来论证影响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因素,从而为河南省制定相关政策推广农业机械化时提供理论参考。本文以劳动力流动、土地规模经营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为题,试图回答劳动力流动到非农业后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效果是否显著?土地经营规模扩大后会不会显著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本文在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研究方向并指出本文创新之处,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以往研究并未着重区分劳动力流动、土地规模经营对农业机械化产生影响的具体路径机制,本文将把农业机械看作劳动力的替代因素定义为“替代效应”,将农地规模扩大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定义为“规模效应”,并进一步检验替代效应与规模效应的大小。因此,本文进行相关理论分析并提出了有待检验的假说性命题,假说1:农村劳动力流转就业人数越多,农业机械作为替代因素需求会越多,农业机械化水平会提高,“替代效应”会越大;假说2:土地经营规模扩大,为农业机械工作提供条件,农业机械化水平会有所提高,“规模效应”会增加;假说3:劳动力流动与土地规模经营对农业机械化综合作用明显,替代效应与规模效应依旧显著,本文提出假设后在一定的计量方法上进行检验。本文筛选2004-2018年河南省18个地市共15年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研究,选取亩均农业机械动力(农业机械总动力/耕地面积)衡量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行对数化处理后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农村劳动力流转就业总人数衡量劳动力流动指标并作为解释变量,选取户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乡村总户数)衡量土地规模经营指标,进行对数化处理后作为解释变量,在此基础上选取合适控制变量构建合适计量模型,通过多重共线性检验等证明所选的主要解释变量指标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可以对研究假说进行回归分析检验。依据回归结果得出:第一,劳动力流动指标变量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显著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并且农业机械化替代效应较显著;第二,土地规模经营指标对农业机械化影响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不显著,说明河南省土地经营未达到一定的规模化,同时河南省人多地少矛盾较突出,只有进一步提高土地经营规模,才能更好使用农业机械,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规模效应才会明显,河南省土地规模经营有待进一步发展;除此之外,户均国家补贴、户均固定资产投资及地形地貌对农业机械化影响都非常显著。本文依据模型的回归分析结果为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首先,要在保留足够农业生产劳动力情况下有序转移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其次,政府部门应因地制宜积极倡导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并适当提高农业生产补贴;最后,要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配套服务水平,为农业生产更有效率适当培育一些技术农民,同时应进一步鼓励农户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