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系统之间的矛盾日益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生态足迹模型提供了一种用来测量经济发展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需求与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之间差距的方法。当一个地区的生态足迹超过了生态承载力时,就会产生生态赤字。生态赤字表明该地区的资源消费量已经超过了自然生态系统所能提供的生物量,区域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维持这种超载状态只能依靠过渡消耗自然资源存量和区外进口。反之,当一个地区的生态足迹小于生态承载力时,就表现为生态盈余。生态盈余表明该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所能提供的生物量可以满足人类的消费需求,区域发展处于可持续状态。呼和浩特市作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开发区、内蒙古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及呼包鄂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近十年经济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2005年到2014年这10年间GDP的平均增速达到15.8%,但是经济发展的同时将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此外,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主战场,2005年以来人口数量快速增长,从263.7万人增长到2014年的303.1万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必然导致人类对生态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剧增,然而我们的土地是有限的,自然生态系统可以提供的生物量也是有限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产出能否满足我们的需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生态足迹模型为研究基础,通过合理选取指标建立研究区生态足迹模型,对呼和浩特地区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量化分析。本文总体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研究,该部分对生态足迹理论的相关概念和生态承载力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充分了解了生态足迹模型的提出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为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部分是实证研究,首先介绍了呼和浩特市的自然环境概况、经济发展概况以及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现状。其次通过选取指标建立研究区生态足迹模型,收集相关数据,分别计算了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以及生态赤字/盈余,并对计算结果做出动态时序分析以及分类分析,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呼和浩特市的人均生态足迹为4.9184公顷/人,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8363公顷/人。人均生态足迹是人均生态承载力的5.88倍,意即呼和浩特市一年的生态消费量等于5.88年的生态系统供给量,这说明我们在提前消费我们的资源存量。2014年呼和浩特市的生态赤字为4.0821公顷/人,对于生态赤字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保护生态生产性土地、提高生态资源利用率、提高人口素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