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实现我国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从农业经济向城镇经济的转型。因此,加快推进城镇化的进程,改变我国城镇化滞后的现状,成为本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后,以乡镇工业的崛起为契机,各地的现代化和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但是城镇化滞后的状态尚未根本改变。究其原因,分散的乡镇工业竞争力不强,这种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动力后劲不足制约了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现阶段我国小城镇过多过散,导致了资源的分散和规模效益的发挥,因此需要对我国城镇化发展进行强有力的计划指导。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部分发达省份率先进行了以“乡镇撤并”为主要手段的区划调整。 本文在对城镇化的内涵及动力机制进行详细分析阐述后,从三个方面对城镇化进行了定义和分析:城镇人口结构、劳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并根据所收集数据生成的图形,对乡镇撤并的城镇化效应有了直观的认识。通过对“世界城镇化效应模型”的修正,建立了适宜我国城镇化特点的几个子模型,以苏北徐淮地区的17个县市为样本,对“乡镇撤并”这一政策的城镇化效应分组进行了具体测算,得出了简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文章提出了测量城镇化效应的三个指标,其中,“非农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是最直接的反映城镇化实质的指标,比“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非农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更能反映人们生活的变化,更能体现“城镇化”的实质。 研究发现,乡镇撤并对人口结构,产业结构有直接的正面的影响,但是对最能反映城镇化实质的指标——劳动力结构,其效果在各地并不一致。从模型结果可以看到,“乡镇撤并”这一政策变量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其系数远远小于经济增长对城镇化的影响,因此政策因素之外的市场化的力量更应该得到重视。文章建议,政府应在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设计和实施“乡镇撤并”,同时应加强“乡镇撤并”政策实施的配套支持、监测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