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恭维语作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语言现象,一直被看作是一种积极礼貌策略,并已从多方面取得了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学界一直忽略对隐性恭维语的研究,很少从人际语用角度探究隐性恭维语,尤其在汉语语境下全面系统的分析更是少之又少。Bolye(2000)更是呼吁重视隐性恭维语。另外,职场中强调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平等权势之间的人际关系比同事、亲人更具磋商空间(Wolfson,1989:129-139),但在恭维语的人际研究中却没有受到广泛重视,并且职场更强调任务性。因此,本文试图弥补隐性恭维语研究的不足,探究其在职场不平等权势关系下的互动性和信息性功能的人际语用现象。本研究基于自建语料库Workplace ICs,采用Spencer-Oatey(2000)的人际管理理论,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语料来源的职场电视剧都是讲述初入职场的新手如何蜕变成高级职场白领的故事。本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1)职场隐性恭维语在职场不平等权势关系下的实现方式有哪些?(2)职场隐性恭维语在职场不平等权势关系下实现的功能有哪些?(3)这些功能在职场不平等权势关系下对人际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通过研究,本文有如下发现:首先,基于英语隐性恭维语(Bolye,2000)以及西班牙语隐性恭维语(Maíz-Arévalo,2012)的类别研究,以及所收集的语料,我们发现汉语职场隐性恭维语的6种类型:(1)将被恭维者与第三者比较,且该第三者是恭维者认为被恭维者钦佩的;(2)提及被恭维者做过的感到骄傲的事,该隐性恭维语的识别需要一定共有知识;(3)向被恭维者提出明显不相关的问题;(4)恭维者用群体隐藏自己或用其他个体代替被恭维者;(5)突出被恭维者;(6)以规约的方式间接恭维。其中前3种与英语和西班牙语中的隐性恭维语种类相同,后三种具有汉语文化特色。其中第5种出现频率为53%,为出现最多的种类,这也符合中国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和顾曰国(1990)提出的汉语礼貌原则,并在职场中出现第六种隐性恭维语--以规约方式进行隐性恭维。其次,与日常交际中恭维语的主要功能不同的是,职场隐性恭维语的主要功能不是建构团结,而是作为请求或拒绝言语行为的修饰语。也就是说,职场隐性恭维语不仅只是实现语言的互动性功能,同时也具有信息性功能。另外,在信息性功能中,第5种隐性恭维语出现最多;交互性功能中,第3种和第6种隐性恭维语不出现,主要是因为第6种类型的使用需要更多的规约背景知识,第3种类型在不平等权势关系中使用危险性更大。再次,基于隐性恭维语的功能和类型,我们发现被恭维者关注自身社会身份或任务本身,对公平权或社交权的忽略导致两种功能中均存在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这对Spencer-Oatey(2000)在职场语境下及Thomas(1995)关于任务型语境下的观点进行了补充。此外,隐性恭维语在实施互动性功能时,较信息性功能对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更多,其中主要是由第5种类型的隐性恭维语引起的。最后,缺乏共有知识的隐性恭维语会导致话题转移,但对人际关系无明显影响。因此,本研究有如下的贡献。首先,丰富了汉语隐性恭维语在职场语境下的类型及功能上的区别性特征;其次,揭示了Spencer-Oatey人际管理理论中关于恭维语在职场语境下的解释缺陷,同时对Thomas(1995)在任务型语境下的观点进行了适当补充,也即,任务型语境下人们更关注任务而非人际关系。本研究也对日常生活与日常交际中的隐性恭维语的使用及功能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