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我国历史上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思想家、文学家,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世称“范文正公”。不仅具有卓著的政治业绩,而且引导北宋士风,初步开创北宋早期的文风,提倡儒学复兴,在北宋思想学术史上具有开创之功,是开创“宋学精神第一人”,朱熹称其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本文以范仲淹的学术思想为研究对象,以学术思想内容的论析为主体,从史论结合的角度通过对范仲淹生平经历及所处时代背景的考察,论述了范仲淹学术思想形成的渊源,梳理了其文集著述,并从易学、经学、儒释、佛道、文学、艺术等方面对范仲淹的学术思想进行了全面整体的分析和详细的研究梳理,进而通过研究概括总结了范仲淹的学术地位与学术影响。同时,希望通过对范仲淹学术思想的研究,为建构学术思想学科研究体系提供值得借鉴的理论参考,进而在理论高度上把握学术思想的研究动向。全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缘由、选题意义,分析了学术背景,概括了研究现状、研究述评、存在问题,列举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并对范仲淹的学术思想及其思想所包含内容从易学、经学、儒释、佛道、文学、艺术等方面进行了界定;第一章论述了范仲淹所处的北宋初期积贫积弱的基本国情和面临内忧外患的具体困境,介绍了范仲淹的生平经历和其学术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第二章从传统文化的熏陶、时代环境的影响、成长经历的磨砺三个方面论述了范仲淹学术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并对范仲淹的作品流传情况及著作版本问题进行了探讨梳理;第三章重点详细论析了范仲淹的学术思想及内容:在易学研究方面,范仲淹以《易义》发端,提出《易》兼三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穷神知化的辩证思维、内圣外王的四德学说,刚健有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开宋代义理派《易》学研究之先河;在经学见解方面,范仲淹于六经之中求文、道、用之统一,开创“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的治学之路;在宗教态度上,范仲淹精研三教经典,力求会通而经世致用,并整合儒释,兼容佛道,对三教兼收并蓄,融儒释道于一炉;在文学思想方面富有儒家的传统色彩,倡导诗文革新,以丰富的创作实践形成了自己的文学理论。主张“救斯文之薄,而厚其风化”,力主“文以载道”、“文质相救”、文道结合、“宗经复古”,振兴士风,经世致用。对不同文体予以不同创作标准,文辞贯道、意淳语真的诗文理论,范围一气、兼容博学的文气说,律体大备、别析体势的律赋理论,以“兴复古道,改革文风”为核心的文学思想,引导或改变着文坛的创作风尚,对后来的理学家文论产生了一定影响;在艺术理论方面,主要针对音乐,反对低级庸俗,荒诞怪异,颓废没落,迷惑人心靡靡之音,亡国之乐。提倡继承创新、健康向上、富有德华、高雅纯正,教人正直善良、亲和团结,奋发愉悦,团结天下万民的音乐。范仲淹的学术思想内容囊括儒学、经学、易学、文学,整合儒释,兼容佛道,其海纳百川的学术内涵与学术视野,在北宋早期思想学术文化界成为众望所归、开风气之先的领军人物;第四章分别从儒学先驱、开端引绪,名儒导师、承前启后,宋学领袖、影响群伦,文坛大师、光耀后世,一代宗师、泽被深远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范仲淹作为北宋儒学家、思想家的崇高地位和巨大影响;结语部分以提纲挈领、纵览全篇对范仲淹的学术思想及内容研究进行概括性总结,并从思想、学术史的发展流变探讨了了范仲淹的学术思想及其形成发展状况。本文对范仲淹学术思想的研究并不仅仅停留在易学、经学、儒释、佛道、文学、艺术方面,而是希望通过对范仲淹思想学术体系的研究,去触摸其所处时代学术思想发展的脉搏,进而反映范仲淹学术思想研究取得的理论成果和所能达到的理论高度。融思想史、学术史于一体,力求尝试用跨学科研究的综合方法,以揭示范仲淹学术思想的本质内容和特有性质,以达到对其学术思想的全面认识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