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是指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它已经在网民中间普及开来,甚至己经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仿拟作为一种修辞,是一种仿照现成语言现象造出的新的语言现象,它满足了人们求简求便生活的需要,符合人们求新求异的心理,推动了流行文化的发展,它是语言变异与创新的主要手段,这种富于创造性的修辞手法在网络语言中有着极其广泛的运用。模因论是建立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上,用于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模因是人类文化传播的基本单位,也是模仿的单位。那些不断得到复制和传播的语言、文化习俗、观念或社会行为都属于模因。模因与语言之间的界面研究,其目的是为了从模因论的角度审视和解释语用现象。本研究尝试从这一新兴理论—模因论视角出发对网络语言中仿拟的形成及其传播进行探讨,以期能得到一些启迪。首先,仿拟是一种语言现象,是根据说话者交际目的对已有语言形式进行模仿而创造出新的语言形式的活动。Dawkins和Blackmore认为模因是一种文化进化的复制因子,是通过模仿在人们之间进行传播的信息。仿拟通过模仿而生成且满足了成为复制因子三个必要条件:变异、选择和保持(或遗传)。因此,仿拟是一种语言模因,这建立了仿拟与模因这两个概念之间的互动关系,为进一步研究铺平了道路。其次,根据Heylighen的模因生命周期理论,本文认为网络语言中的仿拟的生成是在语言模因的作用下,经过“仿拟本体的同化—仿拟本体的记忆—仿体的表达—仿体经过网络传播给其他宿主”这四个阶段的实现过程。在仿体表达阶段,人们的交际意图与信息意图是仿体产生的动机;本体与仿体的相似性是仿体表达的机制;模仿则是仿体实现的方式。最后,根据模因“优胜劣汰”的选择标准,我们分析了成功仿拟具备的一些特性(新颖性、一致性、实用性以及幽默诙谐性),这些特性使得一些成功的仿拟在网络语言中成为网民竞相效仿的对像。模因论为仿拟话语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有助于对网络语言中仿拟现象的理解,有助于对网络语言变异现象的理解以及对网络语言和仿拟的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