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锥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c3d4e5f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 A.DC),系壳斗科(Fagaceae)栲属(Castanopsis)常绿乔木,是我国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组成部分,属华南地区重要的乡土阔叶珍优用材林和高效多用途生态公益林主要造林树种。为加速红锥优良品系的应用推广,缓解当前种苗供需状况,建立其组培高效扩繁技术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前景。本文选取红锥优良单株为母本材料,以种子为外植体,采用丛芽发生途径,系统开展了组培快繁关键技术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建立了红锥无菌系。较好的灭菌方案为:剥掉种皮+75%酒精40 s+无菌水冲洗1次+0.1%升汞67 min+无菌水冲洗56次,污染率为16.7%,萌发率82.2%;较好的萌发培养基为改良MS+GA3 3.0 mg.L-1,接种后第2 d种子即开始萌动,萌发率93.3%,生长旺盛;较好的丛芽诱导培养基为改良MS+6-BA2.03.0 mg.L-1+NAA 0.2mg.L-1+GA3 3.0 mg.L-1,丛芽数量平均6.01个。2、优化了红锥增殖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较佳的增殖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为:改良MS+6-BA 1.5 mg.L-1+NAA 0.2 mg.L-1+蔗糖30 mg.L-1+琼脂粉6.2 g.L-1,pH值5.86.2,光照强度控制在10001500 Lx,培养间温度为25±2℃,适宜强度的自然光可改善瓶苗的生长状况。继代周期为25 d左右,增殖系数最高为3.25,有效芽达19.28个.瓶-1。3、优化了红锥的生根培养基。较好的生根培养基为:1/2改良MS+NAA0.81.0mg.L-1或1/2改良MS+IBA 1.01.5 mg.L-1,1015 d生根率达96.7%,平均根条数3.01条.株-1。不同基因型的红锥组培苗生根效果不同:Z3-1种子生根率达98.9%。4、瓶苗移栽成功。在泥炭土:珍珠岩:椰糠按3:1:1的体积比配制的基质中成活率达90%以上,幼苗整齐粗壮。
其他文献
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森林资源,固碳能力较强。毛竹林森林生态系统经过凋落物分解以及土壤呼吸等方式产生许多CO2进入大气中。近年来,大气氮沉降含量
水分是河北省平山县石质山区植被恢复的限制性因子。因此,研究并掌握该区主要造林树种蒸腾耗水特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热扩散式液流探针(TDP)配合气象站的方法,对
高架桥附属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景观、生态和土地利用,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较强的影响。长期以来学者对高架桥本身造型以及其的交通功能和景观功能比
非洲菊(Gerbera jamesonii Bolus)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切花之一,市场需求量大,应用范围广。然而,尽管非洲菊可周年生产,但夏季育苗时易受到高温胁迫影响,导致植株生长减缓,甚至
本研究通过采用树木环割法+基于红外动态分析法的Li-8100土壤呼吸自动观测系统,观测研究了位于河南省济源市的华北山区南部低丘山地40年生刺槐和35年生侧柏人工林的土壤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