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主义以来,艺术已经是艺术家个人表现的舞台。尤其是以先锋艺术、实验艺术为代表的当代艺术完全成为艺术家陈述个人生存境遇的表达,以及在表现现代性面前个人的困惑和无奈,这种情况致使艺术家忽视了人群的大多数,比如在中国占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农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需要。因此,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创作和研究提出建国以来人道主义在中国农民题材油画中的表现这一重要命题。文章根据自己创作实践和研究结果,充分认识到人道主义作为人类精神文化历史中极为璀璨和温暖的遗产,一直在艺术创作中具有极高的价值,尤其是在当代艺术、先锋艺术、实验艺术并举,而人道主义被遗忘和缺失的现状下,我们应给予关注重温的立场。农民题材自建国以来一直为艺术界所关注,最初作为政治宣传的工具很难表达对农民现实生活的同情。之后随着“文革”的结束,农民题材绘画逐渐走出了工具理论,开始了对农民自身存在的反思,首次以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立场再现了劳苦大众的真实生活。85’思潮之后,由于西方各种流派的进入以及经济增长的冲击,艺术家的目光由关注社会现实转移到了关注自身情感的表达,他们沉湎于象牙塔中大量的艺术试验而忽视大众群体,结果是艺术越来越被大多数人所不解,完全成为了少数人的贵族化艺术,而这也大大违背了艺术创作的初衷。这正是本论文给予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首先澄清了人道主义与艺术的有关概念,澄清了哲学文化背景中西方和中国的理论来源,以此来分析建国以来人道主义在中国农民题材油画中的表达,接着列举各个代表时期的画家及其作品,通过总结归纳他们的特征,来研究和分析具体呈现的关注农民生活的不同立场和情感,最后总结出农民题材曾经出现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本文对农民题材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1.现代主义的绘画语言为表现农民题材提供了更多可能;2.后现代主义的立场为表现农民题材提供了更多可能;3.超越再现日常生活的角度进而表达生活本质的真实。我们研究建国以来中国油画艺术中人道主义的表现,是出于对人本身的关注来解决艺术创作中农民缺席的问题。艺术不能离开对社会与生活的批判,它不仅仅要关注审美与艺术,更要关注在审美与艺术背后深刻的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艺术与社会交流才能真正发挥其积极的社会功能,而农民问题正是当代中国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个时候审视农民题材绘画显然具有了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力图较全面地占有建国以来油画艺术中农民题材的全部资料,总结历史经验,参照当代思想文化,以及艺术发展的成果,以自己有限的学识提出农民题材绘画发展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