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充足稳定的资源供给是国家经济安全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大国,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资源供需缺口日渐增大,尤其石油资源。不管是从国家宏观层面还是企业微观层面考虑,我国企业“走出去”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获取稀缺资源都是当下的现实选择。
本文在借鉴经典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和跨国公司一体化理论的基础上,对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加以梳理分析,以中国石油企业的海外投资为具体研究对象,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的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问题进行探索。
从1993年起,我国石油企业的海外直接投资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历史,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93年到2001年的探索起步阶段和2002年至今的稳步发展阶段。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有三个明显的特征:第一,投资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第二,投资方式以并购为主;第三,投资区域广泛但相对集中,形成了五个战略投资区域。从海外权益产量和海外剩余可采储量的逐年增加来看,我国石油企业的海外投资成效明显。同时,海外权益产量占原油进口量的比重也逐年上升,说明海外投资对弥补我国石油供需缺口、保障石油安全有一定作用。
我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还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是宏观投资环境的挑战,激烈的国内外竞争、对外投资成本的飙升以及“中国威胁诠”等因素都阻碍着企业海外投资的脚步;其次是企业自身因素的制约,包括融资渠道狭窄、投资经验和国际经营人才欠缺、管理体制僵化、科研创新不足等;第三是政府支持保障体系的不健全。
纵观世界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历史,发现各国在对外投资时采取了一些共同的有效的做法,包括发展“资源外交”,利用经济援助来推动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提供强大的法律、金融、保险等政策支持、积极发展战略合作和联盟、鼓励扩大投资区域以分散风险等。
借鉴国际投资经验,为促进我国资源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在明确海外投资战略的基础上,企业层面,应针对不足从各方面完善自身,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政府层面也要辅之以相应的配套政策支持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