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查德·耶茨作为美国文学史上长期被忽视的作家,少为人知,因由其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革命之路》的出现才重新进入读者视线。他小说呈现的失败书写及其塑造的“失败者群像”极富时代色彩与个人特征,是探索其小说主题与创作思想的关键所在。失败书写作为耶茨创作的个人符号,正是耶茨对西方文学人本主义传统的传承而来,他对普通人生存处境的关注、其作品中体现出的荒诞感也体现了二十世纪西方文学“非理性”特点,而耶茨失败书写的独特性则在于其小说中强烈的自传色彩,这是由他的个人经历直接导致的。此外,战后美国文学也深深影响了耶茨。耶茨的创作虽然总是看似与所处时代的文学主潮相背离,但实则是以他独特的方式与时代文学互作阐释,甚至在七十年代回归的现实主义潮流这一方面具有先行者的意义。耶茨小说中的失败直接表现为无法实现的幻想、无处安放的隐痛和无法摆脱的孤独这三个方面。《革命之路》中呈现了多组人物的幻想以及幻想的破灭,以“去巴黎”这一高度浓缩的幻想为中心,沉浸于幻想、缺乏自知、误判环境造成了他们的失败:隐痛则以《复活节游行》中的爱米莉·格兰姆斯最富代表性,隐痛使得她缺乏安全感,奋力自我保护,独守个人的孤岛,看似独立实则顺应自己的软弱,她的失败命运使得她所置身其中的女权运动令人深思;《年轻的心在哭泣》则近于耶茨的总结之作,极富典型性的耶茨式主人公们幻想成为艺术家,追逐着自己的艺术幻想,将自己置于绝对孤独的处境中,主人公迈克尔·达文波特表现出的精神困境极具时代印记。幻想、隐痛、孤独这三者也始终紧密地联系着,深深攫住耶茨笔下的失败者们。耶茨的小说因其对存在困境的探讨和其展现的寓言色彩而超越了个人层面,既达成了作者与自我的和解,也将耶茨眼中现实世界的失败真相呈现出来,这种极端的孤独与绝望之后是耶茨对于现代人出路的寻求。解除与自我的对立,在此处的生活中安顿自我,是耶茨的失败者们得救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