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种子发芽技术的作用机理及田间比较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eyu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四个品种,五种包膜配方为试材,室内设定四种恒定温度、三种不同浓度PEG-6000含量水溶液、四种不同土壤含水量为实验条件,分析研究延迟发芽技术作用机理及对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大田实验设定三个播期,探讨包膜延迟发芽技术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在种子吸水初始时期,包膜对种子吸水存在着明显的延迟作用。在种子吸水的三个阶段中,包膜延迟能力在第一阶段表现为最强;在第二阶段,包膜对种子吸水仍然具有很强的延迟作用;在第三阶段,包膜对种子延迟吸水作用基本消失。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包膜处理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延迟种子吸水的时间缩短;在低温条件下,包膜明显提高了室内种子发芽率;田间提前播种比正常播期小幅度的降低了出苗率。为了进一步提高田间出苗率,应该选用耐低温能力强的品种,选择适当的包膜强度配方。 2.包膜A1、A2、B、C在不同PEG浓度溶液水分胁迫条件下,在种子吸水过程中,均能有效的延迟种子吸水,并通过减少种子初始吸水期的渗漏物质量,提高种子活力。包膜处理对种子出苗不存在阻碍作用,在四种土壤含水量条件下能大幅度的提高出苗率;包膜处理在土壤含水量≥15%时,能有效地提高幼苗的鲜重、干物重,增加根系数量、茎基周长、叶面积。北方初春土壤中含有充足的化冻水,土壤含水量为20%-25%,适宜应用种子包膜延迟发芽技术。通过玉米种子包膜处理,在低温逆境条件下保持种子活力,保护种子免受细菌的伤害,有利于包膜种子利用土壤的化冻水,使种子在适宜温度、适宜水分含量条件下出苗,解决东北地区对种子发芽期春旱问题。 3.在生产中,在15℃恒温条件下、PEG浓度为10%溶液中,对具体批次包膜种子进行种子发芽吸水实验,通过吸水方程:Y=a1nx+b,其中Y:种子吸水百分含量,x:种子的吸水时间,a与b为系数,通过具体实验来确定a、b系数值,所得到的1.3x为田间种子延迟发芽时间。 4.田间第一播期有较高的幼苗株高、干物重、茎基长与茎基宽、幼苗可见叶数、幼苗根冠比、幼苗叶绿素含量,因为幼苗能够获得更长的生长期,有利于更多干物质的积累,田间叶面积的早期形成,能更充分利用光热水肥等资源,在第一播期中,随着包膜强度的加强,种子活力越强,幼苗越健壮。三个品种间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沈玉18>丹玉39>丹科2151,说明沈玉18抗低温性强,其次为丹玉39,最差为丹科2151。 5.在大喇叭口期第一播期植株叶面积最高,其次为第二播期,最低为第三播期,表明播期越早,越有利于植株早期形成高的田间叶面积;第一播期的株高最高,第二播期次之,第三播期的株高最低,说明幼苗生长获得更多的生长期,对整个植株的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幼苗越健壮,越有利于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在灌浆期第二播期的叶面积指数最大,其次为第三播期,最低为第一播期,说明适宜的播期有利于实现高叶面积指数。 6.第一播期与第二播期的穗长、穗粗、穗行数和行粒数等指标值均优于第三播期,说明增加植株的生长期有利于形成大果穗。不同包膜处理条件下,品种间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第一播期与其他两播期比较,果穗穗粒数、籽粒百粒重最大,说明播期的提前对果穗分化出更多穗粒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植株生长更健壮,更有利于籽粒的干物质积累。不同包膜处理、品种间的穗粒数存在着差异,其中丹科2151的穗粒数最高最具高产潜力。小区实际株数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具有决定性作用。第二播期不同包膜处理玉米产量均高于第一播期和第三播期,包膜处理B、C的玉米产量相接近且高于包膜处理A与CK;在第三播期中,倒伏现象最为严重,说明选用适宜播期、适宜包膜强度对建立合理的作物群体结构、对实现高产的重要条件。
其他文献
本试验以分属我国5个不同杂种优势群的代表性自交系(Mo17,K12,7922,丹340,8701)为测验种,以来自于BHO,ALEXHO,RYDHO,SYNDO等4个不同高油群体的20个自交系为被测系,利用不完全双列杂交
期刊
期刊
随着核心种质研究工作的开展、新理论的不断完善和大量种质数据的挖掘,使用什么样的取样策略,确定核心种质的数量规模,仍然是作物核心种质研究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核心种质的遗传
  本研究以范妮亚麻种子为实验材料,通过化学诱导、组织培养和温室移栽成活因子的一系列相关研究,初步培育出了多倍体植株,并得到小规模的繁殖。  本文采用秋水仙碱溶液诱导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