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4年以来,国内私募证券基金有了跳跃式地发展,阳光私募基金发行规模占资本市场比重逐年快速提升。由于私募基金数量与品越来越多,从投资者角度看,特别自2015年开始FOF基金规模迅速扩张,如何科学地引导他们正确选择有出色业绩的私募基金,这一问题愈发迫切与必要;从监管者角度看,如何通过科学评价私募业绩从而进行有效地监管,对国内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有重大影响。现有的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只是单纯的方法套用,缺乏研究的系统性;同时未对各种方法进行对比。本文首先重新梳理了较为常规的私募业绩评价方法的逻辑关系与适用条件。其次本文将通过实证分析,对运用主流的私募基金业绩评价方法在不同时期进行对比,同时也从侧面映证评价方法理论的逻辑关系。本文结构如下:第一章为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内容和本文结构、主要创新点。第二章为国内外的文献综述,对私募基金业绩评价的主流方法进行梳理,同时指出相应方法的适用条件与局限性,并且指出各方法演变中所包含的逻辑主线,从而对私募基金业绩评价的主流方法更能宏观地系统认识。第三章将阳光私募基金业绩评价的主流方法分为三类:经典的风险调整业绩评价方法、改进的风险调整业绩评价方法、多因素模型,以及描述以上三类方法中各评价指标的模型。第四章首先将三种业绩评价方法中的各指标进行实证检验,对40支阳光私募基金在各评价指标下进行排序,检验各评价方法在不同时期的一致性,其次根据各评价指标下的基金排序,进行相关性检验,从而检验各评价方法的同步性。第五章对本文进行总结并且对监管层和投资者提出建设性意见。本文实证结果表传统评价方法(夏普比率、特雷纳指数、詹森指数)和改进的风险调整方法(估价比率、2M测度、业绩指数、星辰评价)的相关性实证结果。在私募证券基金评价各方法的一致性上,各评价方法都显示出了较好的一致性。在完整期、震荡市中,改进的风险调整法对基金业绩评价的一致性要优于经典的风险调整法。而在牛市、熊市中,经典的风险调整法对基金业绩评价的一致性要优于改进的风险调整法。在相关性方面,经典的风险调整法与改进的风险调整法都在熊市都各私募证券基金业绩评价整体排序最为接近,其次为震荡市、完整期、牛市时期。另外,在完整期中,改进的风险调整法的相关性要优于改进的风险调整法。在熊市中,以上两评价方法相关性较为接近,而在震荡市、牛市中则无法明显区分。在多因素模型的检验中,三因素模型的拟合优度明显高于单因素模型和双因素模型,具有更强的解释能力。三因素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基金经理在配置股票资产组合时,偏向于小盘股投资,对账面价值因子的选择没有明显偏好,略微偏向于成长股投资,另外,没有足够证据表明基金经理能够战胜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