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应用后路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成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间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联合PLIF椎体间融合器治疗的38例成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患者,共38个节段进行疗效研究。男11例,女27例,年龄37~68岁(平均58.6岁)。其中I度滑脱12例,Ⅱ度滑脱23例,Ⅲ度滑脱3例。L4-5节段滑脱11例,L5-S1节段滑脱27例。均行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其中17例椎间植入1枚融合器,21例椎间植入2枚融合器,均辅以后外侧植骨融合,全部加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疗效评估:(1)影像学评估: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融合节段椎间隙及椎间孔高度测量,融合节段前凸角,腰椎前凸角,腰椎水平角,骶骨水平角测量,过伸过屈动力位片椎体间角度活动域;(2)临床疗效评估:分别采用JOA评分法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随访16~60个月,平均36.5个月。38例37个节段获得成功融合,1例1个节段为可疑融合,融合率97.37%。术后椎间隙及椎间孔高度均得到满意恢复,过伸过屈位片椎体间活动域<5°;融合节段前凸角分别由术前的8.8±3.2°(L4/5)、15.8±2.5°(L5/S1)增大至术后的13.5±3.5°(L4/5)、21.0±1.5°(L5/S1);腰椎前凸角由术前的32.8±7.6°增至41.5±9.4°,腰椎水平角未见明显变化,骶骨水平角较术前增大。疗效评定结果平均恢复率(JOA)为86.6%,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椎间隙高度的恢复及腰椎矢状面的平衡与临床症状的改善呈密切相关(P<0.05)。使用1枚融合器与2枚融合器的节段椎间隙、椎间孔高度的恢复及JOA恢复率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本组研究病例融合率高且没有出现内固定系统的失败,疗效评定明显改善,PLIF联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是治疗成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方法之一。(2)在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的情况下,PLIF手术使用1枚或2枚椎间融合器在影像学改变及临床疗效方面均无明显差异,相比较而言,使用1枚融合器可降低手术风险及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