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可以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研究模拟自然条件下,滨海盐渍土水盐运动规律以及海水灌溉下水盐运动规律;第二部分为大田试验,主要研究海水灌溉对滨海盐渍土土壤酶和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第一部分采用滨海盐渍土原状土柱,结果表明:不同降雨强度下,滨海盐渍土土壤剖面的水分运动规律基本相似,水分运动的整个过程可分为二个阶段,即水吸力迅速下降阶段和水吸力缓慢上升阶段,第一阶段经历的时间很短,第二阶段经历的时间较长,第二阶段水吸力随时间变化趋势符合对数方程,达到极显著水平;而剖面上盐分运动规律却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小雨土体中的盐分再分布十分缓慢,甚至基本没有变化;中雨和大雨土体中的盐分明显发生再分布,且也可以分成二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盐分迅速下降阶段,第二阶段为盐分缓慢上升阶段。中雨和大雨第二阶段盐分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也符合对数方程,达到极显著水平。就脱盐效果而言,小雨很难使土体脱盐,脱盐作用微弱;中雨能使土体在短时间内部分脱盐,但长期而言,整个剖面脱盐效果不理想;大雨能使整个土壤剖面长期处于脱盐状况,因此脱盐效果好。 开放体系中,江苏滨海盐渍土的盐分受降雨和蒸发的影响,周年、各季度、各月份的盐分运动均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周年土柱内的盐分以向下运动为主,绝大部分盐分被淋洗出土体。第一季度1~2月份盐分运行平稳,三月份由于降水增多,盐分运动有所波动,表现出了明显的脱盐迹象:第二季度4~6月份盐分运行基本平稳,但在5月底6月初有大强度的降水,表现出了强烈的脱盐迹象:第三季度土壤溶液的盐分含量已处于较低水平,大强度的降水使得土体中的盐分进一步遭到脱除;第四季度10月份盐分基本处于动态平衡,11~12月份降水减少,蒸发相对增强,盐分以向上运动为主,0~40 Cm土层的盐分有所积累。上半年3月份、5月底至6月初和下半年的7、8月份,较大强度的降水导致了盐分向土体下层迁移并淋出土体。而1、11、12月份由于降水的减少,蒸发在盐分的运动当中占主导作用,土体中的盐分向地表积聚。其它月份(如2、9、10月)降雨和蒸发在盐分运动当中所起的作用大体相当,盐分运动及其再分布并不十分明显;有些月份(如4、5月)降雨略占优势,海水灌溉下滨海盐渍土水盐运动及生物肥力特征的研究二二二资‘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有微弱脱盐的倾向。 江苏滨海盐渍土海水灌溉试验结果表明:夏季滨海盐渍土o一40cm土层中盐分的运动和再分布非常活跃,而40一120 cm土层中盐分则较为稳定。整个夏季,未灌溉处理一般不会有盐峰形成,而且始终处于较为稳定的脱盐状态,但如果遇到持续性的高温干燥的天气,也会有较小的盐峰形成。海水灌溉各处理,海水灌溉后如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降水,则0一sclll的土体中的可溶盐以及土壤溶液中的盐分将会明显发生累积,形成巨大的盐峰,而5一20 Cm和20一4Ocm土层则形成的盐峰较小,40 cm以下的土层一般无盐峰形成。灌溉的每水浓度越高,灌溉后持续干旱的时间越长,积盐越严重。夏季海水灌溉处理当中,随‘交换下CaZ‘、MgZ‘后很快被土壤胶体吸附,因此在土体中较为稳定;相反CaZ‘、MgZ‘则在土体中遭到了严重淋失;Cl一是较为活跃的离子,随水分蒸发在土壤表层积聚,随降雨和灌溉海水向下层迁移;HC03一较为稳定,除非有大强度的降雨,一般不会淋失。夏季只要选择比较适宜的海水浓度灌溉,土体中的益分不会积累。更重要的是,未海水灌溉的对照(cK),土壤各层次水吸力显著上升,14天后土壤表层水吸力最大可达30 kPa;而海水灌溉各处理,水分状况明显好于对照,1舜天后水吸力仍低于海水灌溉前的水平。海水灌溉后的第1天,土攘各层次的水吸力急剧下降,达到水吸力的最低点;且所用灌溉的海水浓度越高,水吸力的降幅越大,因此高浓度的海水灌溉对保蓄土壤水分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土攘水分动态特征长期的监测结果进一步证明,海水灌溉处理间,水分动态特征差异并不十分明显。高浓度的海水对土壤水分保蓄有积极作用。 大田海水灌溉试验表明,滨海盐渍土微生物总数大为减少,三大类群中细菌的数量下降最为显著,1 00%海水灌溉处理细菌总数仅为对照的2.65%;海水灌溉处理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下降也较为明显,几乎均下降到了对照的20%以下。海水灌溉后,土壤中的脉酶和转化酶的活性变化不很明显,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显著降低,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激活,50%的海水灌溉处理其活性最高。另外,通过对海水灌溉后土壤盐分状况的研究表明:土壤盐分状况与微生物的数量之间无直接的关系,海水灌溉后微生物数量的减少可能与海水胁迫致死和自身繁殖能力下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