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物流是物流服务与金融服务相结合的产物,是银行和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业务创新的产物,能够为银行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能够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盘活原材料、产成品的资金占用。我国金融物流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同国外相比,无论是在体制、技术、规模还是理论研究上,都比较落后。已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定性层面上,只注重模式研究,忽略了主观信用风险控制方面的研究;在模式研究上,对金融物流范围的界定有点狭隘,只从单个节点或者单一供应链的角度来研究金融物流模式。为了使金融物流在我国更好的推广,发挥其对中小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银行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本文选此主题进行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金融物流的研究视角扩展到整个经济网络中,首先从物流和金融制度两个方面全面的分析了金融物流变迁的过程,并总结出金融物流变迁的动因有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物流政策因素、科技进步因素、物流服务内容的市场需求因素。其次,从供应链上和供应链外两个方面来全面的研究金融物流的发展模式,并从微观操作、宏观效应和与传统融资模式的比较三个方面对该模式进行了分析。无论金融物流的发展模式有多少,具体的业务操作如何千差万别,万变不离其宗的是银行必须掌控融资企业的货权,保持商品总值对融资敞口的保障效应。金融物流在具体运作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客观风险,如质押品选择风险、质押监管风险等。再次,论文指出了金融物流三方参与主体的关系有互利互惠关系和博弈关系,通过构建三方参与主体的博弈模型,定量的分析了一些因素对金融物流业务主观信用风险产生的影响,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验证。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金融物流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