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研究,是在时代转型与学校教育自身问题的背景下,当代中国学校教育实现自我更新的首要问题,也是当代中国学校教育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在已有的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理论研究中,依然突出的问题是缺乏对“时代”、“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价值”、“人”等观念性前提的研究,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依然比较普遍,研究中的区分度、立场、视角等问题尚未获得自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西方教育理论研究界,都在试图重建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其中,“生命取向”是一种值得注意的努力。但现有的研究,体现出研究层面的不同,需要我们进一步自觉地推进这一研究。在当代中国的具体语境下,时代转型已经普遍体现在公共生活领域与私人生活领域,体现为当代中国人的生存方式的变革,重建着人与世界的关系。从深层次看,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一种整体性深层次的文化转型,是一种呼唤生命的文化转型。这一转型,将重建一种个体与社会相互依靠、共生共荣的关系形态,呼唤着具有主动的生存方式、因而充满生命活力的个体,并为这一健康的个体的出现,提供了现实的可能。这需要当代中国学校教育实现整体性深层次转型,重建新的价值取向。当代中国现有学校教育的深层次问题正是在于对个体生命的忽视,而现有的学校教育改革又体现出分散和流于表面的特征。这种现状体现出价值取向与时代转型间的巨大错位,迫切需要进行认真的理论研究,以合理地重建当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通过对“生命”、“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价值”等前提的研究,可以发现,“生命”是学校教育、时代、人之间内在相通性的基础。人的生命,意味着“向生”本性需要一种主动的生存方式,意味着对生命时空与生命体验的不断追求,意味着在世界中通过对生命资源的组织而实现自我更新。“学校教育”,是一种丰富的生活形态,蕴藏着丰富的生命资源,它又是由制度保障着的生活,充满着意识的自觉。它对个体生命具有不容置疑的影响性,需要我们对学校教育的生命责任保持意识。学校教育价值,是学校教育生活优化生命存在、提高生命质量的可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就是对学校教育价值的一种自觉选择。面对学校教育的丰富的价值,当代中国学校教育,可以以“关怀生命”为价值取向。这一取向,意味着当代中国学校教育要直面生命存在的事实,以“自我”的身份承担自身的时代责任:以“生命”为本体论前提,以积极的关怀作为基本的行为方式;以培育具有积极的生存方式、富有生命活力的健康的个体为己任;以整体的、深层次的眼光进行自我改造,以建设性的方式促进生命的成长。这是时代转型的需要,是个体生命的需要,学校教育整体性深层次价值的存在、人的意识的觉醒,也为这一取向提供着现实的支持。这一取向,具体体现为学校教育目标系统的重建、学校教育基本生活形态的重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建等方面。在一个进入到“复杂”状态的时代背景下,在对个体生命力量信任的基础上,这一取向,可以在创造性的学校教育改革实践中获得实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