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夏目漱石不仅是日本近代文学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一位饱受神经衰弱和胃溃疡等病痛折磨的病人,这种独特的个人体验既影响了这位文坛巨匠的生活,也成为其文学创作的源泉之一。夏目漱石结合自身的体验,将这些疾病意识浸染于作品中,赋予其丰富的文学内涵。夏目漱石作为日本的“国民作家”,在其短暂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呈现给世人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小说《三四郎》、《从此以后》和《门》被誉为“爱情三部曲”。这三部作品,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目漱石不仅是日本近代文学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一位饱受神经衰弱和胃溃疡等病痛折磨的病人,这种独特的个人体验既影响了这位文坛巨匠的生活,也成为其文学创作的源泉之一。夏目漱石结合自身的体验,将这些疾病意识浸染于作品中,赋予其丰富的文学内涵。夏目漱石作为日本的“国民作家”,在其短暂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呈现给世人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小说《三四郎》、《从此以后》和《门》被誉为“爱情三部曲”。这三部作品,无论从时代背景还是出场人物,都具有密切的关联性,是近代日本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给与民众深刻的影响。夏目漱石在这三部作品中,以隐喻的方式,塑造了一系列患有疾病的主人公形象,既有知识分子也有新女性,这些文学人物的诞生与时代背景和作家自身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作家内心世界的真实再现。夏目漱石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精妙的手法,再现了明治时代知识分子和新女性的成长过程及思想变化,展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和冲突,关注、探求近代知识分子和新女性的生存状态及生存意义,呈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因此,从疾病隐喻的角度来研究这些作品,对研究夏目漱石及其作品都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共有五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系统地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动机与意义、关于夏目漱石作品的中日研究综述和研究方法,概述中日两国在疾病书写方面对夏目漱石作品的研究以及隐喻的含义,指出本论文的研究视角。第一章是“爱情三部曲”中的疾病书写,结合三部作品的内容,通过文本分析法,解读作品中出现的疾病现象,重点解读明治时代知识分子和新女性的各种生理及精神疾病现象,其中,知识分子形象以三四郎、代助和宗助为代表,新女性形象以三千代和阿米为代表。第二章介绍“爱情三部曲”中疾病的隐喻意义,主要围绕冲突与割裂、罪与罚、新女性的角色困境和疾病与疗愈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通过分析,展示东西方文明冲突中日本近代知识分子和新女性追求自我与封建伦理道德之间的矛盾,揭露日本近代文明掩盖下的社会弊端,揭示近代知识分子和新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意义。第三章分析“爱情三部曲”中出现的人物疾病隐喻现象的形成原因,重点阐述明治社会剧烈动荡的社会状况和作家本人经历、思想情感等因素。通过作家个人因素和社会性因素两方面的研究,结合作家的文学观,探求夏目漱石“爱情三部曲”中知识分子和新女性疾病隐喻的成因。结语部分主要总结本论文的结论,简述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提出了夏目漱石作品研读的新方向。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分析血清中肝肠-钙黏连蛋白(liver-intestine cadherin,CDH-17)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江苏省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的患者9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其血清中CDH-17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
在乡村产业振兴战略和体验经济2.0时代背景下,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消费的拉动力和乡村文化体验创新的驱动力,迎来了新的市场发展机遇。特别是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国内近郊乡村游代替了海外出境游,乡村民宿成为人们逃离城市喧嚣、体验乡土风情、回归原真生活的一种心灵寄托。然而,民宿热让很多资本假以“民宿”之名进入乡村,追求高大上的室内环境,模仿酒店的设计风格、使用高档建筑材料,有的甚至造假古董、仿建民俗村、
目的 探讨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超声声像图特点以提高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术后诊断的31例典型(双子宫)与非典型(非双子宫)阴道斜隔患者的一般临床表现与超声声像图特征的不同。结果 典型组的双子宫26例,非典型组的完全纵隔子宫4例及双角子宫1例,其中29例肾缺如,非典型组中2例先天双肾正常。术后分型:Ⅰ型17例,Ⅱ型9例,Ⅲ型5例,Ⅱ型及Ⅲ型术前超声估测的阴道隔后
东部高潜水位煤粮复合区采煤沉陷导致连片耕地积水,加剧了区内煤炭保供和粮食生产之间的矛盾。为了协调耕地保护与地下采煤的关系,采用边采边复技术,可以实现地面复垦技术与井下采煤技术的耦合,在高潜水位矿区可显著提高复垦率。复垦时机的选择是边采边复的关键,直接决定复垦工程的成败。梳理了影响边采边复时机选择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提出了2种边采边复时机类型:(1)采动地表临界积水下的理论复垦时机;(2)采动地表
保护地役权作为一项自然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制度工具,在国际上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在中国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且实践探索不断出现。美国的保护地役权实践经历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其经验与得失可以为中国保护地役权探索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启示。本文通过对保护地役权与地役权的区别,保护地役权与发展权、生态补偿等其他制度工具的比较,厘清保护地役权在产权属性、实施目的、参与主体等方面的特征。同时,本
文章以农经专业数据分析课程群的教学改革为研究主题。首先,分析我国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战略给农经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剖析目前农经专业数据分析课程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基于项目驱动式教学理念对农经专业数据分析课程群进行改革的思路,提出优化课程群的具体举措。最后,对课程的评价考核体系提出改进建议。
<正>曼德拉说:"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无力发光,那就蜷伏于墙脚。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热情勇敢的人们。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但不可扭曲如蛆虫。""知世故而不世故",这是我对人生的第一次理解。
轴箱作为机车车辆转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连接构架与轮对、承载机车重量、缓冲车体振动等重要作用,保证轴箱性能的稳定是整车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在现场对轴箱的检测中,滚动轴承因转速快、载荷大易发生故障,轴箱轴承的工作状态影响着机车车辆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保证轴承正常运转则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机车车辆检修过程中不能及时判定轴承性能且无法精准确定轴承故障发生位置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故障诊断中常用的振动信号分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传统文化再次焕发生机,各界人士都致力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其中具有悠久历史的年画不只是一张单薄的画,更是包含了多个时代的文化内涵,是时代发展的另类映射。但时代在变迁,年画也要跟随着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前进,才能实现年画的转型突破和历史继承。本文通过了解年画的发展及其特有形式,总结其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思考传统文化年画在当代社会的传承和创新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精神生活日益丰富,但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却逐渐消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字化产品的普及,为非遗文化的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宜兴紫砂陶器的制作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并于2006年成功申请第一批国家级非遗,是我国特有的艺术瑰宝。为了使更多人了解宜兴紫砂成型技法,笔者借助手机APP的形式进行推广。因此本文的重点是在设计过程中将参与式设计理念应用于非遗类数字化产品,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