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是人类三大致死性疾病,而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及复发率高的特点,因此,找到敏感的实验室指标,对减轻致残率、减少死亡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近几年,脑梗死的早期诊治已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缺乏早期判断脑梗死以及治疗效果可靠实验室指标。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微栓子形成,进而导致脑部缺血症状是脑梗死急性期的病理生理机制,而脑梗死发生几率大大增加。上述过程中机体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反应,包括钙超载、氧自由基的释放、酶的激活、炎性因子的释放等,对这些级联反应如果能早期诊断,对其病程、估计预后、尽早防治都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Hossmann和Hideo曾研究发现脑梗死患者血浆AT-Ⅲ在急性期明显降低,随而病情的环节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他们认为这种变化反映了血浆AT-Ⅲ在脑梗死急性期被显著消耗。目前认为,这是在脑梗形成过程中被大量消耗所致。上述研究均说明在脑梗死急性期,可能存在凝血因子的激活,进而使大量的凝血酶活化,最终导致凝血功能亢进,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AT-Ⅲ被消耗,同时还伴有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抗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导致AT-Ⅲ活性降低。血浆AT-Ⅲ在脑梗死发病时显着下降,这是脑梗死患者体内存在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的危险因素的提示,而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导致了内皮下胶原的暴露,从而引起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活化,引起内源性凝血系统的激活,进一步导致外源性凝血系统的激活,最终导致血栓的形成。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血液处在高凝状态,主要原因是AT-Ⅲ等抗凝物质减少,血小板的粘附、聚集效应大大增强,导致血栓的形成。有研究显示,血浆D-二聚体是判断脑梗死的直接而实用的指标,对于血栓性疾病溶栓治疗的监测也有一定的意义。而脑梗死的病理学基础是机体高凝状态及继发纤溶活性增高。Suehiro报道在内窥镜硬化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后5分钟,血浆D-二聚体水平即升高。目前国内外对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测定的数值为增高。而Suehiro的研究结果也提示,D-二聚体有可能作为脑梗死早期诊断的敏感、特异性指标,而比CT等影像学检查的形态学改变时间要早得多,可超早期诊断脑梗死,提高其治疗效果。另外Harvey等人的研究发现,长期卧床的脑梗死患者,如果有深部静脉血栓形成或脑梗死复发,D二聚体水平会再次升高,这对脑梗死再度复发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有研究显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凝血系统激活,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相反纤溶系统活性较弱。D二聚体的水平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血栓性疾病、严重脓毒症、妊娠、肝脏疾病、外科手术、创伤及实体肿瘤等疾病的早期多增高。D二聚体可作为实体肿瘤患者侵犯淋巴血管重要实验室指标。另外D二聚体升高还可能是微循环血栓形成或细胞外纤维蛋白重塑的提示。因此,D二聚体浓度的改变在脑梗死急性期有其临床意义。另外,脑梗死缺血坏死,可激活机体内炎性系统,而hs-CRP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此时其浓度升高,而其浓度的改变与病理改变的密切相关,但hs-CRP浓度的变化是组织细胞受损时所引起的非特异性反应,需在排除如感染、创伤、心血管疾病等引起hs-CRP变化的原因后才‘能作出正确判断。有报道显示:hs-CRP可作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预测的独立指标,而在脑梗死的发生中其浓度改变同样具有临床意义。本文就我院2010年1月一12月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抗凝血酶(AT-Ⅲ)、D二聚体(D-D)的变化,进行深入研究,观察其临床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