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当前,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造成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增加,对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开发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意义重大。氢气的燃烧产物为水,且具有极高的热值,被视为最有潜力的替代能源之一。但氢气易燃易爆,如何实现安全高效地储运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甲酸的含氢密度为4.4 wt%,具有低毒性且可生物降解,在室温下呈液态,便于进行储存和运输。利用CO2作为载体,加氢反应制备甲酸储氢;进一步催化甲酸分解放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造成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增加,对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开发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意义重大。氢气的燃烧产物为水,且具有极高的热值,被视为最有潜力的替代能源之一。但氢气易燃易爆,如何实现安全高效地储运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甲酸的含氢密度为4.4 wt%,具有低毒性且可生物降解,在室温下呈液态,便于进行储存和运输。利用CO2作为载体,加氢反应制备甲酸储氢;进一步催化甲酸分解放氢可以实现氢气的可逆存储和释放,具有良好的可再生性和环境效益。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含烷氨基或羟基的吡啶酰胺配体及其相应的功能化铱配合物,并通过核磁共振波谱、高分辨质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随后,将该类功能化配合物应用于CO2作为载体的可逆储放氢研究。催化CO2加氢制甲酸盐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对催化剂进行了初步筛选,其中带有NEt2取代基和羟基侧坠的吡啶酰胺氯化物催化剂Cat-6活性最优。随后对碱的种类、碱的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反应时间进行了优化,最终在1 mol/L的KHCO3水溶液(10 mL),催化剂Cat-6用量为0.05μmol,温度为25℃,反应压力为3.0 MPa(H2/CO2=1:1)的最优条件下反应36 h后,TON值可达81760。通过~1H NMR检测到了Ir-[H]中间体的生成,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滴定实验确定了Cat-6的pKa值,并提出催化加氢的反应机理。催化甲酸脱氢反应:探究了溶液pH值对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OF值随pH值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带有NMe2取代基的吡啶酰胺水合物催化剂Cat-2(0.5μmol)在1 mol/L的甲酸/甲酸钠混合溶液(pH=2.45,10 mL)中,反应温度为60℃,前10分钟的初始TOF值可达38441 h-1。探究了温度对催化反应的影响,Cat-2在80℃下,前5分钟的初始TOF值可到108105 h-1。当甲酸浓度高达15 mol/L时,Cat-2仍然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在60℃下前10分钟的初始TOF值可达13043 h-1,反应24 h后,TON值高达299812。通过氘代动力学同位素实验探究了反应的速控步骤,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滴定实验确定了Cat-2的p Ka值,通过~1H NMR确定了催化剂中活泼酰胺N-H的存在,最后提出了催化甲酸脱氢反应的机理。本论文合成的一系列功能化铱配合物对于CO2加氢制甲酸盐和甲酸脱氢反应均具有良好的活性,为开发水相中CO2为载体的高效可逆储放氢体系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其他文献
聚α-烯烃(PAO)可调制不同品种的机油、热传导油、压缩机油和润滑脂等,尤其能调制高温及极寒条件下的润滑油。目前用于高碳烯齐聚制备聚烯烃的催化剂依旧主要是均相催化剂。但是均相催化剂不能达到再次回收多次使用的目的。多相催化剂虽然活性比较低、选择性比较差,但是其可实现催化剂回收,可以多次催化1-癸烯聚合,减少了催化剂的浪费。因此,开发多相催化剂来有效催化1-癸烯聚合并实现重复利用对于聚烯烃的制备具有重
21世纪以来,环境与发展成为现在的全球议题,各个发达国家都提出碳减排、碳中和的口号,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及2060年“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因此,发展大规模的可持续能源系统是人类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同时这也是最大限度地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不受破坏的有力举措。将能源从化石燃料转向绿色氢能源,是解决化石燃料短缺问题的一个有前途的替代途径。作为一种绿色制备氢能源的方法
面对传统能源日益枯竭和环境污染加剧的现状,金属-空气电池(MABs)、燃料电池等先进的能源转化系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氧还原反应(ORR)与氧析出反应(OER)动力学较慢、超电势高、转换效率较低,成为制约MABs、燃料电池等清洁能源设备的主要瓶颈之一。虽然Pt/C和Ru O2/Ir O2分别表现出出色的ORR和OER催化活性,但它们成本高、丰度低、稳定性差、催化活性单一,针对这些突出的问题,本论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各国都在寻找新能源的替代方案,生物质能是唯一的可再生含碳资源。但是生物质能本身含氧量高,导致其热值低化学稳定性差,所以将其进行加氢脱氧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是十分关键的。其中糠醛作为重要的生物质平台化合物,由富含木质纤维素的农业肥料中制备而成,其原料不在人类的食物链范围内,每年我国产量丰富,导致糠醛价格低廉,下游产品经济价值高,需求范围广泛,其中2-甲基呋喃作为糠醛加氢脱氧
目前,随着工业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全世界CO2排放量逐年增加,温室效应日益加剧,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碳达峰和碳中和已成为我国“十四五”时期必须着手推进的重点工作之一,因此对CO2的捕集和分离已经迫在眉睫。与传统的CO2分离方法相比,膜分离法具有分离效率高、能耗低等发展潜力。结合聚合物膜和无机膜优势的混合基质膜(MMMs)理论上可实现高渗透性和高选择性。金属有机骨架(MOF)部分有机的结构使其相较于
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因此,加强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大气中的水雾蕴含大量的水资源,主要包括自然界存在的浓雾与工业产生的大量水雾。因此,回收大气中的水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节水办法。本文针对水雾收集,以制备材料为主体,开展了如下三方面工作:(1)制备了超疏水不锈钢网并考察了其集雾性能。以304不锈钢网为基材,通过电沉积法在不锈钢网表面构建了本征疏水且具有微纳米尺度的氧化铈涂层,经
目前,钠离子电池因其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价格低廉等优点而备受关注,被认为是未来储能系统的最佳候选者之一。但是,钠离子质量较重且半径较大,电极材料在电化学过程中存在反应动力学慢及体积应变大等问题。因此,开发高性能的正/负极材料是钠离子电池商用的关键。在诸多正/负极材料中,结构稳定且工作电压高的氟磷酸钒钠(Na3V2(PO4)2F3,NVPF)正极和高理论比容量的金属硫化物(MSs)负极极具发展潜力。
含氮化合物存在于很多生物活性分子、药物分子以及功能性材料中,因此构建CN键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成为有机合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醇类作为价格便宜且可持续的原料代替卤化物作烷基化试剂,通过借氢反应构建C-N键为绿色C-N键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策略。当前反应中的氮源大多为胺类化合物,从上游原料硝基化合物出发,经转移氢化生成胺类化合物,再串联借氢策略实现C-N键构建具有原子、步骤经济性高和环
作为新兴绿色电化学储能器件,超级电容器一直备受人们关注。然而,低能量密度阻碍了其进一步开发。为填补日益增长的能源短缺问题,开发高性能电极材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镍基化合物因具有高理论容量、丰富的储量以及经济环保等优势,成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热点研究对象。然而,镍基化合物较差的导电性和结构稳定性限制了镍基材料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本文以MOFs材料为研究介质,利用低维基底的结构导向作用,构筑
空间可视域分析的出发点就是人的视觉系统,视觉在所有社会空间感知模式中占据了最重要的体验比例。体验经济时代,高视觉吸引力的商业街能够显著增强公共空间的经济和社会活力。另外,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丰富了人类行为与空间环境的动态时空关系的研究。POI信息点能有效帮助城市规划者评估空间功能组织,具有可视化效果的热力图也已成为显示海量数据最常用的模式,广泛地应用于城市规划空间使用的相关研究。随着城市新型商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