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金融体系改革已成为中国目前两大经济热点问题。一方面,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增长的机制已成为理解中国经济内在增长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关键问题;另一方面,金融业已发展成为中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背景下,金融发展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不仅是一个涉及到中国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还是一个崭新的重要理论命题。因此,深入考察金融发展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国际学术界对金融发展增长效应的研究起步较早,而且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然而,鉴于中国特有的现实国情,国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并不能完全适用于分析中国的情况。既然普遍的观点认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保证中国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而金融行业的发展又关系到国计民生,那么金融发展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是否具有促进作用?如何对此做出使人信服的判断呢?如果金融发展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存在明显影响,那么这种影响的内在作用机理应该如何识别呢?金融发展在国际贸易及FDI的国际技术溢出效应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呢?基于金融发展的角度,如何制定具体可行的政策来促进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可持续增长呢?在借鉴前沿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采用理论模型分析、实证研究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和深入地解答这些重要的问题。全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理论研究表明:(1)发展和完善中国金融市场具有积极的生产率增长效应。发达的金融市场通过“干中学”生产率增长机制以及“自主研发”技术进步机制,促进中国在一个较高的稳态水平上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2)提高中国金融发展水平,是实现国际贸易促进生产率增长机制的一个重要因素。提高金融发展水平有助于金融部门与贸易开放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强化国际贸易在促进国外先进技术转移方面的积极作用,从而最终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3)发达的金融体系可以提高国内对FDI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国内金融体系和FDI共同协调发展有助于增强FDI技术外溢效果,进而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实证研究表明:(1)在中国,从优化资源配置的角度看,银行信贷相对于财政拨款而言更具有经济效率。银行贷款逐步代替财政拨款,成为投资资金的重要来源,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推动了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2)城乡居民储蓄是中国中小企业获得非正式融资的一个重要来源,从而金融发展的储蓄动员功能有助于具有更高生产率的非国有企业获得更多金融资源;(3)金融体系能否通过发挥资源配置、风险分散等金融功能来促进生产率的增长,不仅与金融规模的大小有关,更在于金融结构是否匹配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市场需求结构,金融结构的优化升级有助于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4)在促进国际贸易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过程中,金融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金融发展使得国内能够更加充分获得FDI和对外贸易的技术溢出,进而放大中国对外开放对生产率增长的积极效应。在全文研究基础上,基于理论模型分析结论和实证结果,结合中国经济运行的现实背景,围绕如何有效提高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可持续增长,本文从深化中国金融改革、加大人力资本投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以及强化FDI技术溢出效果这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和可行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