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围神经损伤后,如果游离神经断端仍达不到无张力缝合,则需进行自体神经移植,它被认为是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金标准。但自体神经来源有限并增加手术部位和创伤,造成来源神经支配区的功能障碍,所以需要等效于自体神经的理想神经移植物。同种异体或异种新鲜神经移植会因免疫排斥反应而失败,许旺细胞及组织间隙细胞、髓鞘是排斥反应的主要标靶,其它成分抗原性则非常弱。因此去除细胞及髓鞘等成分就能极大地降低其免疫原性,有效抑制免疫排斥反应。去细胞的方法较多,其中应用较多的有热法及化学法。但前者只是杀死细胞并不能去除细胞残留物从而不能较好地消除免疫原性,后者虽然能较彻底去除细胞碎片,但却对细胞外基质损伤较大,破坏了移植物的空间结构,而移植物的空间结构及某些天然组织蛋白对促进神经再生非常重要。针对此问题,Hudson等人开发了优化的去细胞方法。应用此优化方法处理同种异体神经,既清除了细胞、髓鞘及其崩解碎片,基本消除了神经移植物抗原性,同时很好地保留了神经的基管膜及板层结构而成为神经纤维再生的良好支架,使其具有与自体神经近似的引导神经再生的功能。然而其体内研究仍较初步且未对术后动物的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监测。而临床上同种异体神经来源也很有限,运用异种神经则不仅能解决来源问题,且不会产生伦理学问题。Hudson等人并未对优化法处理的异种神经移植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的抗免疫排斥和促神经再生能力进行研究,若本实验发现优化法处理的异种神经修复神经缺损的能力与自体神经和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相似将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因此,本研究通过应用优化去细胞(Optimized acellular,OA)方法处理的同种异体(大鼠)及异种(兔)神经移植物移植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术后检测实验动物移植物局部的免疫排斥情况、患肢功能恢复及神经再生情况,并将三种不同移植物的修复结果相互对比,来观察优化去细胞方法抑制免疫排斥、促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的有效性,探讨同种异体及异种神经移植作为自体神经移植替代疗法的可能性。首先,进行神经移植物制备及神经移植手术。参照Hudson等的优化去细胞方法处理所取兔臂丛神经分支和大鼠坐骨神经,然后分别移植修复大鼠1cm坐骨神经缺损,以自体神经移植和新鲜兔、大鼠神经移植作为对照。然后,分别于术后1个月和3个月行大体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functional index,SFI)测量、神经电生理检测和组织学观察。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自体神经、OA异体神经和OA异种神经移植组动物的坐骨神经功能恢复相似,大体观察亦无显著差异,但均优于新鲜神经移植组。电生理检测结果说明三组动物移植神经均已恢复电传导能力,在传导速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未恢复到正常神经水平。组织学观察则显示三组再生神经纤维均连续性良好,雪旺氏细胞在数量、形态和排列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巨噬细胞和CD8+T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它们在染色阳性面积百分比上无明显差异,却显著低于新鲜神经移植组,直观地证明了优化去细胞方法有效抑制宿主免疫排斥反应的能力。3个月取材与1个月取材时相比,移植段神经的大体外观、电生理及组织学观察结果均无明显差异,但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却明显优于后者,可能是因为术后1个月时,再生神经纤维已经通过移植段神经并长入远端,神经电传导能力已经恢复,故与3个月时相比,电生理及组织学观察结果无显著差异,如移植物中段轴突密度等指标。而随着时间推移,神经纤维向远端延伸,重建运动终板等结构,恢复对肌肉的支配,因此坐骨神经功能指数优于1个月时。由于用天然神经代替人工材料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具有许多先天性优点,如完全天然的空间结构,以及轴突生长时会对神经移植物内的基膜管等具有倾向性等,因此,优化去细胞方法处理的天然神经移植物不仅有效解决了宿主免疫排斥的问题,还能提供较理想的促神经再生能力。本研究表明:用此方法处理的同种异体神经修复周围神经缺损效果较好,有望代替应用受限的自体神经。而此法处理的异种神经移植物则可以比拟自体神经和同样方法处理的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且在供体来源和伦理学等方面甚至优于后两者,因此临床应用异种神经移植物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特别是大段、多段或神经丛缺损是可行的。